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资源 >> 好文关于蒂森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
武星军注:在检验过程中,我院陆续有从化站、增城站的同事提出对蒂森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不同看法。其中增城站的徐晓辉向院里提出的“关于蒂森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技术咨询”很有代表性。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电梯检验师徐晓辉的技术咨询文件(他本来想再梳理一下写得再好点,我说没有必要了,论坛上发表主要为大家提出参考也没必要在乎那些细节);第二部分是我个人对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一些看法。
我始终觉得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暂且不论观点是否正确)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整篇文章比较长,敬请您耐心阅读,哈哈!
?
关于蒂森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技术咨询一、设备信息:
制造单位:蒂森电梯有限公司
型号:TE-GL主参数:kg13人、2.00m/s
该梯轿门开门方式为中分,两个门扇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为间接机械连接,含有两个电气开关,分别验证主副门扇的闭合。
二、现场检验步骤
1、断开轿门主门扇电气开关,关闭轿门,旁路轿门,电梯可以检修运行。如图:(图中红色处为绝缘电工胶布)
2、断开轿门副门扇电气开关,关闭轿门,旁路轿门,电梯可以检修运行。如图:(图中红色处为绝缘电工胶布)
3、同时断开轿门主副门扇电气开关,关闭轿门,旁路轿门,电梯不可检修运行。如图:(图中红色处为绝缘电工胶布)
4、同时短接轿门主副门扇电气开关,打开轿门,旁路轿门,电梯可以检修运行。如图:
三、检规要求
2.8(6)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①在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上或者其附近标明“旁路”字样,并且标明旁路装置的“旁路”状态或者“关”状态;
②旁路时取消正常运行(包括动力操作的自动门的任何运行);只有在检修运行或者紧急电动运行状态下,轿厢才能够运行;运行期间,轿厢上的听觉信号和轿底的闪烁灯起作用;
③能够旁路层门关闭触点、层门门锁触点、轿门关闭触点、轿门门锁触点;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和轿门的触点;对于手动层门,不能同时旁路层门关闭触点和层门门锁触点;
④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
2.8(7)应当具有门回路检测功能,当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开启并且层门门锁释放时,监测检查轿门关闭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检查层门门锁锁紧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和轿门监控信号的正确动作;如果监测到上述装置的故障,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
四、现场分析
1、根据检规2.8(6)③分析,旁路装置旁路轿门时可以将轿门关闭触点、轿门门锁触点全部旁路,执行检验步骤3时应可以检修运行,与现场检验结果不符。
2、根据检规2.8(6)④分析,只要轿门未闭合,不管轿门门扇电气开关是否短接,均应有一个独立的监控信号来验证轿门的关闭,保证电梯不能运行,执行检验步骤4时电梯应不能检修运行,与现场检验结果不符。
3、综上分析,该梯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的信号是由两个轿门电气开关同时断开来实现的。该监控信号与旁路装置不独立。
4、该梯无独立轿门监控信号,与2.8(7)不符。
五、蒂森回复
《H6.2.5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技术说明
致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针对贵单位最近对我司电梯轿门旁路装置设计提出的疑问,我们中国区电梯集团高度重视,组织了相关会议并作了充分的讨论,得出结论并维持原设计是合理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现针对设计疑问点,我司的设计分析如下:
根据《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T-》条款H6.2.5层门和轿门装置的要求提到,该装置是“为了维护层门和轿门的触点(含门锁触点)”,所以在设计上是针对触点故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还有关于“(4)为了允许旁路轿门关闭触点后轿厢运行,就当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来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该要求也适用于轿门关闭触点和轿门门锁触点共用的情况”的要求,我们的设计是电梯正常使用时,轿门主门板(由门机带动)触点和副门板(钢丝绳带动)触点(或者门锁触点)串联在安全回路;电梯在轿门旁路时,两个触点是转换成并联方式作为有效的监控信号来确实轿门处理关闭位置。
故障分析如下:
主门板触点
副门板触点
门回路状态
说明
通/1
断/0
通/1
两个触点正常,轿门关门监控信号有效
通/1
断/0
通/1
主门板触点正常,副门板触点不正常,轿门关门监控信号有效
断/0
通/1
通/1
主门板触点不正常,副门板触点正常,轿门关门监控信号有效
断/0
断/0
断/0
两个触点都不正常,轿门关门监控信号断开,电梯不能运行
徐晓辉注:上处“断/0”个人理解应为“通/1”。
电气原理图如下:
此致!
蒂森电梯有限公司合同工程部
年8月31日
六、蒂森回复的分析
1、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可知,该型号电梯在正常使用时,轿门主门扇电气触点和副门扇电气触点是串联在安全回路中的;电梯在轿门旁路时,轿门主门扇电气触点和副门扇电气触点是先并联后串联在安全回路中的。将主门扇和副门扇同时断开作为监控信号来证实轿门处于非关闭位置。
2、旁路轿门时,主副门扇两个电气开关是并联的,只能旁路单个电气开关,不能同时旁路两个电气开关,个人认为,与检规2.8(6)③要求不符。
3、主门扇和副门扇同时断开作为监控信号来证实轿门处于非关闭位置。此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先旁路轿门,正常使用时没有此监控信号,即监控信号与旁路装置不独立,个人认为,与检规2.8(6)④要求不符。
4、因正常使用时并没有轿门监控信号,所以检验时无法验证轿门监控信号动作故障,个人认为,与检规2.8(7)不符。
以上就是徐晓辉对蒂森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基本看法,总结起来就是认为不符合检规的要求。接下来就是我要用来说服徐晓辉同意蒂森的设计是符合检规的论证内容,其实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很久之前就想写一篇文章了,只是一直没时间动笔。下面我分几部分来说明:
一、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背景资料
我个人觉得对“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把“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不论是型式试验规则还是检验规则,限于篇幅的限制也只能从欧洲标准EN81-20中抽取出最基本的几个要求。这无形中使得“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要求有些孤立,没办法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了解了“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要求出台的背景,或许会有助于理解这些要求的本质。我之前在包子的文章中曾提及过,深度好文:电梯新检规中旁路、意外移动等项目的检验,这里再详述一下。
“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取消在电梯维修时使用短接线jumper。它是由国际电梯工工会IUEC最早提出的。工会IUEC于年11月5日和年5月25日分别向加拿大标准化委员会B44电梯技术委员会和美国ASMEA17电梯委员会提出增加“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建议。于是两个委员会加拿大标准化委员会B44电梯技术委员会和美国ASMEA17电梯委员在年12月8日组织了会议对这一提议进行讨论,当时两个委员会达成了以下共识:
1.应该禁止使用短接线;
2.旁路装置应该设置在控制柜处;
3.运行速度应该限制在检修运行速度或以下;
4.旁路装置单一故障不应使电梯恢复正常自动运行。
5.当故障修复后如果旁路装置仍处于动作状态则电梯不应恢复正常自动运行。
正是这差不多20年前的这次会议决定了其后“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其功能非常简单明了:层轿门旁路装置是就是为了方便层轿门触点的维修并避免维修人员使用短接线而提供的一种功能;而门回路检测功能是防止维修人员维修时不遵守规则非要使用短接线,维修后又忘记取下来,结果有可能导致电梯继续运行造成严重后果而要求的一种预防措施。简单地说就是:维修层轿门触点故障时应该使用层轿门旁路装置,而你非要使用短接线那也没问题,因为短接线没有取下来之前电梯是不会正常运行的,是不会对公众安全造成威胁的。
我个人倒是觉得欧洲标准在层轿门旁路装置、门回路检测功能的要求上表述的过于复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EN81-20是不是有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几个理解重点
1.“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是针对层、轿门触点及门锁触点的维修提出的。我们知道许多电梯故障是由于这些触点损坏或接触不良造成的,由于这些触点无法接通所以电梯无法运行,而为了查找和修理这些故障触点又不得不移动轿厢,怎么办?没其它办法就只好使用短接线了!因此,电梯旁路装置的目的就是起到短接线的作用。旁路的英文单词bypass,其本身的含义就是跨接的意思,就是将可能有故障的触点跨接过去使整个安全回路接通。有点像心脏搭桥手术,将不通的地方搞个跨接的管子从而使血液流通。
因此“旁路装置”的出发点是触点有故障而不是机械设备有故障。举例来说,比如层门,其基本点是层门是关闭的,层门门锁机械上也是锁好的,只是由于电气触点的问题,它给电梯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是门或门锁没有锁好而实际上在机械上是锁好的。这也是标准中为什么没有要求独立的监控信号来监控层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什么要求轿门必须由独立的监控信号来监控轿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标准中并没有轿门必须安装机械锁的强制要求,因此无法实际判定轿门是否闭合。而电梯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层、轿门闭合后才能运行,因此必须有一个独立的信号来验证轿门已经关闭。
当然,对于为什么要求轿门必须由独立的监控信号来监控轿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而层门却不需要?广东省特检院戴清友的另一种解释很有说服力:由于轿门由动力驱动,在无外力作用下轿门开启或关闭状态不确定,轿门触点回路被旁路后,控制系统无法准确判定轿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要求另外提供独立的监控信号证实轿门处于关闭位置,控制系统确认轿门处于关闭位置后,才允许检修或紧急电动运行。对于自动门,即使层门的门触点全部被旁路,轿厢离开层站后,层门会在自闭装置作用下关闭并锁紧(在无人力使层门保持开启情况下),可以避免发生人员从层门处意外坠落的事故。但对于手动层门,如果层门的关闭触点和门锁触点全部被旁路,轿厢可能在层门未关闭情况下离开层站,开启状态的层门就有可能导致人员意外坠落的事故。所以设计结构上应保证手动层门的关闭触点和门锁触点不能同时被旁路,防止在手动层门在未关闭时轿厢运行。不考虑机械失效,在这里除了是不考虑门锁失效,还包括不考虑层门自闭装置失效。
现在的问题是“将主门扇和副门扇同时断开作为监控信号来证实轿门处于非关闭位置”是否满足要求?我觉得是满足要求的:主、副门锁只要有一个闭合就可以认为轿门是闭合的,只要主、副门锁都未闭合就可以认为轿门没有闭合。这里可能造成的困惑是你又考虑了轿门连接的皮带的断裂。再强调一下,这里的出发点是单一电气触点的故障,只考虑在该时刻有且仅有一个电气触点故障。因此徐晓辉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已经回答了。
2.“电梯旁路装置”是针对检修运行而言的,这一点往往容易被许多人所忽略。电梯旁路装置是为了解决触点故障而提供的一种功能,是在检修运行状态下的一种功能。因此在美国电梯标准A17中,这些要求都集中在一个条款之下“InspectionOperationwithopendoorcircuits”即门回路开路状态下的检修运行。因此正常运行状态下并不要求对轿门的运行状态进行单独的监控,正常运行状态下轿门原有的电气触点就可以监控轿门是否关闭了。我觉得徐晓辉提的第三个和四个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3.“电梯旁路装置”数量的规定。这里重点回答徐晓辉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要求企业一定要“同时旁路两个电气开关”,我认为这点应该由制造企业自己决定。在标准中对“电梯旁路装置”数量的并没有做出规定,标准中旁路装置后面都加了复数形式,也就是不止一个。当然对“电梯旁路装置”的形式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美国标准只允许用开关不允许用插接件。在美国标准鼓励分段设置旁路装置,比如对于30层的电梯,您可以1-15层设置一个旁路装置,16-30层设置另外一个旁路装置,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轿门的旁路装置,只短接轿门门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非常快速的确定故障触点的范围,提高电梯维修效率。
4.“门回路检测功能”这一条重点针对的是维保人员在控制柜处使用了短接线,在离开时忘记取下而电梯正常运行造成严重事故。有了“门回路检测功能”后,电梯只能检修运行,乘客无法使用电梯。目前,行业内争论比较激烈的是该功能检查的是整个门锁回路被短接还是单个门锁被短接。我觉得这样的争论脱离了“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本质功能:查找出故障的电气触点。其本意是维保人员初步判断是门回路(包括门锁)电气触点故障,为了查找具体是哪个触点出了问题,才不得已短接整个门回路来,检修运行电梯查找出问题的触点。你如果直接短接了某个具体的触点,说明出问题的触点已经找到了。因此,我个人认为不应该要求“门回路检测功能”检测到某个具体触点被短接。这样的要求脱离了标准的要求,也不太合理。
以上,就是我对“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的一些看法,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希望这篇文章能和包子之前的那篇深度好文:电梯新检规中旁路、意外移动等项目的检验能把“电梯旁路装置和门回路检测功能”这一主题说清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