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

高度控制装置研制团队叫停神舟十三号

发布时间:2022/9/15 16:27:54   
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9160235.html

在航天科工三院35所,有一支六位女职工组成的“巾帼”小分队——神舟十三号γ高度控制装置研制团队。成中们有来自研究室的设计师,也有来自一线车间的技能高手……她们是神舟飞船“刹车指令员”的研制人员,任务是“叫停”神舟十三号飞船。

受访者供图

“稳准”着陆背后的“狠”功夫

“刹车指令员”作为神舟飞船的关键设备,在神舟十三号“回家”的最后阶段,位于返回舱底部的它精确测算着返回舱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信息。在接近陆地的最后一刹那,给出刹车指令“叫停”,让神舟十三号在反推发动机反推力的作用下平稳着陆,让航天员安全“稳稳”着陆。

有精准,才有稳稳的安全。“差之毫厘可能让整个工程前功尽弃”,张晓微是设计师队伍中的唯一女性,对于载人航天的精准要求有着深刻理解。她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始终坚持下到生产线盯现场,坚守在产品调试和试验验证的第一线,以全过程的坚守确保产品精准可靠。

“刹车指令员”γ射线的工作体制赋予它穿透地表植被的“绝技”,让它精确测量返回舱底部距离地表的高度,精度达到厘米级。可是,身怀绝技的它也像是带刺的玫瑰,如果不做防护,射线可能“扎伤”操作者。装配产品的过程就像小心翼翼地扎下带刺的玫瑰并放入保护罩,这就需要严格的防护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

应对“带刺的”、“有脾气的”各类疑难杂症,一线的“老”师傅们有绝活。

为了提高操作装配“刹车指令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要对生产的每个步骤节点都记录在册,细化到每一分钟;每套产品安装、焊接的几百个元器件的分步情况、批次号,唯一编号也都要记录在册。

“耐住性子、勤想招。棘手的活,大家都习惯了。”有着有20余年经验的电装技师陈宁说。她所在的产品装调部,承担着产品生产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一线工匠的苦工夫和狠劲正是保障航天任务的强大“后盾”。

受访者供图

“绣花”的手绘就“飞天”的梦

“刹车指令员”进入产品的装调工序后,有几百根导线需要压接、布线、绑扎、焊接和防护。这些工作由几位最精巧的“绣花”女匠完成。

导线压接导线的方式是坑压式,档位小了压得坑浅,导线有可能从插针内脱落;档位大了压得坑深,导线的芯线有可能被压断丝。压坑的力度偏差会对刹车指令的精准度产生影响,成员们做了上百次试验来确保导线压接的可靠性。由于导线绝缘层材质又软又薄,相当于糖纸厚度的一半,为了避免手指划伤材料,大家把手指甲都快剪秃了。

其中有多根两米左右、结构复杂的多芯电缆,让成员们吃了不少苦头。电缆需“穿”上多层保护套,而每层的护套又紧密关联,层层护套的端口都要平齐、内部不能有褶,材料不能有任何破损。既要捋顺电缆,又要穿好护套,既要小心翼翼、又得使上力气,稍有差池就要重来一次。在赶任务的日子里,几名女匠进行着上百次的手工压接操作,双手又红又肿。“但想到我们手里的活能跟随神舟飞船上天,大家心情都是愉悦的,顶得住”,大咧咧的郭晔现在已经成为了部门的班组长。

最精巧的双手,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最细微的工作,藏着把产品送上太空的梦想。

她们是平凡的女性、平凡的母亲;也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航天的女匠。她们为了同一个载人航天的梦想兢业奋斗,她们研制的产品相继应用于“神舟”“嫦娥”任务。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5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