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发展 >> 第七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平高
中国储能网讯:7月29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七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平高集团昆山电网侧.88MW/.6MWh储能电站项目(下称“昆山储能电站项目”)。平高集团苏州昆山储能项目负责人杨帆,以及在本储能电站工作的一线负责人一同接待了调研团专家一行。
调研团专家与平高储能电站项目负责人合影
昆山储能项目站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庙灯路南侧,中环西路东侧,退役昆山kV变电站内,拟建围墙内面积m,站址周围交通较为便利,靠近kV昆山变电站,站址周围有生活水源管网,有效的解决了生活用水、施工用水。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电网侧单体锂电池储能工程,昆山储能电站建设规模为.88MW/.6MWh。本期新建88个预制舱式储能电池,每组预制舱功率1.26MW,容量2.2MWh。
昆山储能电站
总体布局
昆山储能电站采用半户内式布置排列,全场区主要由4个储能升压房及一座单层综合楼组成,站区主要分为六个区域,进站大门位于站区北侧。南侧由环形道路分隔开来,其中四个区域为预制舱式储能电池区,每个区域分别布置:预制舱式储能电池、就地升压变室;北侧两个区域布置:西边布置综合用房;东边布置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及一体化泵站。其中就地升压变室由储能变流升压单元间及35kV配电装置间两部分组成,综合用房主要由二次设备室、展厅及辅助用房组成。
昆山储能电站项目全景效果图
建筑整体采用古典的“苏氏风格”,白墙黑瓦,观赏性绿化植被覆盖裸露土地,整站在视觉上整齐美观、具有观赏性。
现场交流
调研期间,昆山储能电站项目负责人为调研团专家分享了电站建设情况,并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做了交流、解答。
设备选型
1、升压变:升压变压器采用13型户内干式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双分裂绕组。
2、储能变流器(PCS):储能变流器容量kW,交流侧电压V±10%,直流侧电压-V。
3、储能电池:储能电池采用户外预制舱式布置,单组预制舱功率:1.26MW,容量2.2MWh,电池单体充放电深度:不小于85%。
4、开关柜35kV:35kV开关柜采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额定电压35kV,额定电流A,额定开断电流25kA。
5、站用变35kV:35kV站用变采用户内干式变压器,容量kVA,接线形式Dyn11,阻抗电压Uk%=10。
一次设备
一次设备分别布置在站区内的四个就地升压变室中。
1#就地升压变室:储能变流器(PCS)40台、干式变压器10台、环网柜10台、1台站用变;
2#就地升压变室:储能变流器(PCS)48台、干式变压器12台、环网柜12台;
3#就地升压变室:储能变流器(PCS)40台、干式变压器10台、环网柜10台、1台站用变;
4#就地升压变室:储能变流器(PCS)48台、干式变压器12台、环网柜12台。
升压室
其中,昆山项目储能站中每组预制舱式储能电池功率/容量为1.26MW/2.2MWh,包含两个储能单元容量为1.1MWh,每个储能单元连接1台kW的储能变流器(PCS),4台储能变流(PCS)两两并联分别接入1台容量为kVA双分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两个分裂臂上,形成1个升压单元,储能电站共形成44个升压单元。每个储能升压单元由1台kVA就地升压变、4台kW储能变流器(PCS)及1台35kV环网柜组成。每2台kW储能变流器对应一个1.26MW/2.2MW预制舱式储能电池。
调研团专家走进预制舱式储能内部
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室。全站设置一个二次设备室,布置所有二次设备模块,含1个站控层设备模块、1个公用设备模块、1个直流电源系统模块及交流系统柜等。
系统结构。根据《储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系统结构为网络拓扑的结构形式,结构应分为两部分:站控层和间隔层,层与层之间应相对独立。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实现各设备间连接。
柜体要求。间隔层二次设备、通信设备及直流设备等二次设备屏柜采用了××mm(高×宽×深)屏柜;站控层主机及服务器柜采用××mm(高×宽×深)屏柜;蓄电池柜、UPS电源柜、交流柜采用××mm(高×宽×深)屏柜。
昆山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
消防系统
消防电气。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事故照明、风机等;消防电源引自场变配电母线分段(双路供电末端切换)。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移动式冷却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场地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泵房。
预制舱式储能电池消防。采用气体浓度探测装置,重点探测H2浓度并预警,将其采集的信号接入BMS系统。并采用七氟丙烷气体与细水雾(水消防)双重消防系统;预制舱式储能电池内进行防爆设计。
其他灭火系统。综合楼、消控室、值班室、水泵房、升压变室、二次设备室、电池舱均设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核心技术展示
控保系统
智辅系统。本站配置1套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联动控制,实时接收各终端装置上传的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及视频图像信号,分类存储各类信息并进行分析、计算、判断、统计和其它处理。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等。
主要功能。智能辅助系统主要考虑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所需的监视设备关键部位的要求,同时,该平台满足储能电站安全警卫的要求。
联动控制。通过和其它辅助子系统的通信,可以实现用户自定义的设备联动,包括现场设备操作联动,火灾消防、门禁、、环境监测、报警等相关设备联动,并可以根据储能电站现场需求,完成自动的闭环控制和告警。能与周界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实现联动报警;能与摄像机的辅助灯光系统进行联动;能与通风系统实现联动,完成自动的闭环控制和告警。
昆山储能电站一角
项目建设
建设期间不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40余次,检查工程质量、进度、造价、技术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协调工程建设有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重点解决了物资供应、停电计划以及施工人员配合等方面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跟踪物资生产和到货情况,协调物资供应,满足现场进度要求;及时收集物资结算资料并提报。
对重要的关键工序、原材料、隐蔽工程等设置质量控制点(见证点、停工待检点、旁站点),采用文件审查、巡视检查、旁站等手段严格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中间验收和隐蔽验收,本工程土建工程共验收12个单位工程,38个分部工程,个分项工程,个检验批工程,涵盖所有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单位工程优良率%,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电气工程共验收4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13个、分项工程24个,单位工程优良率%,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调研团专家参观并了解昆山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情况
调试方案
PCS快速协调控制系统调试方案。设备外观检查及设备连接检查;设备连接检查;设备控制电上电检查;系统信号调试;系统设备通讯地址核对;系统性能调试。
通信调度数据网调试。设备外观检查及设备连接检查;设备控制电上电检查;通信设备单站调试;调度数据网单站调试;系统通讯点表核对调试;通信系统功能调试。
消防系统调试方案。报警和灭火系统调试;气体报警控制器;细水雾泵组调试;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调试;细水雾和气体灭火控制联动调试;上传信号调试。
PCS快速协调控制系统
PCS快速协调控制系统是关于储能电站PCS功率快速协调控制的一种实现模式,该系统由主备配置的2台PCS功率协调控制主机(CCM)和多台与PCS对应连接的PCS功率协调控制从站(CCU)组成,CCM与CCU之间采用双EtherCAT光纤环网通信连接,确保可以在1ms以内将PCS控制指令下发到每台PCS,可以在4ms以内实现功率响应输出,简化PCS对控制命令的判断处理逻辑。
最大可控制超过台PCS,快速控制指令响应时间(电压跌落至控制指令输出)≤5ms,快速控制功率响应时间(电压跌落至出力向调节方向开始变化的时间)≤10ms。
具备模拟量采集处理功能,电压、电流误差小于0.2%,有功、无功测量误差小于0.5%,频率测量误差小于0.Hz。
投产运行
纳入江苏电网。昆山储能电站建成后将纳入江苏电网“源、网、荷、储”智能友好互动系统中去。
发挥功效。在电网调频、调峰、备用和黑启动等方面,通过电源、电网、用户与储能的相互支撑,升级“源、网、荷、储”智能互动能力。
应急响应。在区域发生极端事故时,可实现10万千瓦负荷毫秒级响应,为大电网安全运行增添一道“防火墙”。
获得荣誉
电网侧规模化电化学储能应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昆山储能项目获得江苏省建设厅年工地标准化星级工地荣誉。
昆山储能电站建设必要性
提升苏州电网事故应用响应能力;提升直流闭锁后的频率安全水平;增强局部分区供电能力;提供电网黑启动实现的可能性;推进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
昆山储能电站项目
参加本期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教授陈永翀、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原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沈卫东、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朝晖、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宇、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韶伟、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田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产品线总经理黄浪、眉山加州智慧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路、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电池技术经理黎明、湘能楚天电力集团董事长陈伟其/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黄强/设计总监蓝伟科、中国储能网记者博乐。
本期调研获得湘能楚天电力集团、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加州智慧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维龙(镇江)机电科学研究、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