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法国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可燃物要求:足量、仅与氧气发生反应且产物是固体代表物:红磷如何将水上空间体积5等分?取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并塞紧橡胶塞。取下橡胶塞,测量出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记为V。假定预先加入水的体积为V0,那么每次倒入(V-VO)/5后用笔在集气瓶上做个记号即可。现象: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②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1/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②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当燃烧匙放入集气瓶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止水夹没有夹紧③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④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空气污染源: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CO2不计入空气污染物)(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废气除尘处理,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原料,开发新能源。(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O3、氟氯代烷等气体的排放)酸雨(NO2、SO2等气体的排放)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3、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专门的化学符号。如:氧气O2、二氧化碳CO2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如:海水、空气、稀有气体4、氧气(1)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略重。液氧(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助燃性),能供给呼吸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说明:1.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效果更好)2.细铁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3.细铁丝事先要打磨且盘成螺旋状原因: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铁与氧气的反应;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细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5.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集气瓶: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与铁丝反应。6.这几个实验为什么都是自上而下缓慢伸入:使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7.可燃性气体,如: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皆为: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4)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5)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一般可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根据收集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与水或空气成分反应确定)1.排水法收集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气体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满足的条件: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Mr>29)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满足的条件: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Mr<29)4.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接近(Mr接近29时),一般不用排气法收集气体。(O2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固液常温,可用于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固热可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也适用于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无须棉花)●以下各发生装置的特点分别是:①小试管+单孔橡胶塞:适合制取少量气体的发生装置②锥形瓶+单孔橡胶塞:适合制取较多量气体的发生装置③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胶塞:便于添加液体药品③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夹紧止水夹,往长颈漏斗内注水至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④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橡胶塞: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同⑦装置④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与①装置类似,都属于一端开口的装置)在橡胶管后连接一段导管,并将导管伸入水中。塞紧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并关闭分液漏斗下端活塞,微热分液漏斗(也可以用热毛巾敷),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⑤长颈漏斗+带隔板的试管+双孔橡胶塞: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⑥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向左缓慢推注射器活塞,若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或者:向右缓慢拉注射器活塞,若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特别注意:一定要缓慢操作,否则就算有现象也不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想一想,为什么?)(6)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⑧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向上排空法收集)(7)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何证明集气瓶内装的是氧气?(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瓶内为氧气。氧气的验满和检验操作不一样,注意区分5、催化剂(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6、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②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7、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小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第七章时需掌握)8、氧化反应:一般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9、化合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注意: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为:如:1.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2.而磷、硫、碳、铁与氧气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3.CO2+H2O=H2CO3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