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市场 >> 擦亮计量火眼金睛打造中国质量标杆
文/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陈意威
在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每一件产品从研发设计开始,到原材料检测、生产工艺控制、半成品检验,再到成品的出厂合格检验,每一个工序、流程都有大量的仪器设备检测和计量数据来保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质量控制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正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标准为引领打造中国质量标杆。佛山积极发挥计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聚焦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创新计量服务等多种举措,助力佛山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
精准施“测”,创新计量服务
家电产业是佛山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点领域。顺德区是“中国家电之都”,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多家,家电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规模的15%。
为解决家电制造产业链的测量方法、质量控制、工艺改进中存在的问题,年,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对家电产业进行调研,挑选了12家家电企业进行调研分析。
新宝股份是调研对象之一。作为国内小家电龙头企业,新宝股份的计量工作也走在行业前列,目前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计量体系,并严格按照体系标准要求做好各项计量工作。企业拥有多种计量器具,涉及电学、热工、力学、长度、电磁兼容、理化等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存在某些项目不能计量和现场计量速度慢等问题。“调研组针对企业的需求,给我们提出了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提高计量校准效率的计量方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设备支持。”新宝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更多企业找准计量难点、痛点,精准施“测”,市市场监管局还专门成立了计量服务小分队。年,全市共计成立9支计量技术服务队,帮助企业解决计量问题52个,建立计量标准92项,帮助家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满足佛山市量值溯源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计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市市场监管局统筹规划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拥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建设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靠前服务,助产业转型升级
佛山是我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铝型材产销集散地。为更好服务产业发展,历经3年筹建,年,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成立广东省铝型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铝型材产业提供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及前瞻性研究的“三全一前”服务。
去年3月,佛山一家铝材公司在复工复产以后,发现喷涂车间的生产线上的个别温度控制仪表运行出现异常,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急需对温控仪表进行校准及控制参数调整。
收到委托后,产业中心马上组织安排校准人员到企业,经过对出现超差温控仪表的详细校准,对测量值偏差较大的仪表进行偏差参数的修正,对仪表的PID参数重新调整,及时满足了企业生产的要求。
据统计,年,产业中心共为全省家铝型材企业开展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检定校准计量仪器约多台套,提供铝型材产业全产业链的计量仪器的量值溯源服务。与此同时,产业中心还投入多万元,新购置仪器设备20台套,增强产业中心的检定、校准、关键参数测量技术能力。
接下来,产业中心将在原有技术委员会的基础上,与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探索组建广东省铝型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加强合作创新,促进信息、仪器设备、人才等资源共享,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的“产学研检”合作机制,解决产业计量测试技术难题,促进铝型材产业进一步发展。
夯实企业计量基础,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的推广使用将大大提升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当下的佛山正加快建设“2+2+4”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年,佛山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亿元。为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市市场监管局今年联合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开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调研”技术服务活动,聚焦产业发展中的测量、测试和校准难题,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计量精准检测服务,争取搭建企业需求和计量供给对接平台,解决企业检测难题。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服务佛山产业发展,该局将每年组织佛山市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计量支撑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服务活动,聚集产业发展计量测试问题,加强产业专用计量测试技术、方法和设备的研究,培育构建产业计量服务体系,为佛山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提供计量技术支持。
市市场监管局还将结合佛山“品质工程”暖企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精准施“测”,帮助企业提质增效。继续发挥佛山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扶持政策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及计量标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案例1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投数千万元建设
行业先进实验室
在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电气”)实验大楼,每天都有各种产品在这里经受温度、湿度、水、电、噪声等重重测试,只有全部“闯关”成功的产品才有资格被量产,并与消费者面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品的质量、性能等都需要利用检测设备进行判定,越先进的设备越能提升效率,助力创新。”万和电气质量管控中心总监黄逊青说,早在年,万和电气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万和实验大楼,第一期建设了能效检测、声学振动分析、电气安全检测、环境模拟测试、工艺实验和寿命测试等6类共19套实验室,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仪器和检测设备,可以满足企业主要产品开发及检测试验大部分需要。
该实验大楼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与其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相当于万和电气拿到了产品检验结果通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通行证”。同时,万和电气还与国内外检测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稳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
依托实验大楼的建设,万和电气还在国内最早配备了燃气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全自动检测装置,不仅检测效率、检测精度高,而且具备了欧盟热水品质测试功能,使得万和电气在国内率先具备热水品质评定检测能力,促进万和产品技术性能的提高。
黄逊青表示,目前,企业已将计量检测能力建设纳入质量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未来,将瞄准国际上先进的标杆,把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作为企业质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点内容,推动计量能力实现显著提升。
企业案例2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研发自动质检机器人
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走进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机器人”)检验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相应的计量设备进行高精度的检验和测试。“我们每一个环节都遵循计量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标准,很好地把控产品质量。”华数机器人副总经理冯小童说。
“计量检测就像‘火眼金睛’,能够精确识别产品是否符合研发设计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冯小童介绍,华数机器人计量检测贯穿于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涉及原材料的机械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产品尺寸等方面,以及控制器、减速机、伺服电机、伺服驱动等核心零部件。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华数机器人通过运用各种计量设备对产品进行严格监控,并遵循国家标准、机器人行业标准以及机器人电气控制标准、机器人系统控制标准等,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
近年来,华数机器人还牵头或参与制定《高防护六轴工业机器人》《冲压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等多项机器人相关国家、联盟及企业标准,让机器人生产制造过程有章可循的同时,推动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