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

讨教大学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大盘点

发布时间:2023/12/23 11:07:20   

质量检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如果你没有接触过质量检验工作,建议你从了解基础知识、学习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掌握质量管理工具和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了解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例如:质量检验的目的、流程、标准等。

学习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质量检验需要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了解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

学习质量管理工具:掌握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质量检验工作,例如使用QC七大手法、SPC统计过程控制等工具。

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知识:质量检验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生产、采购、技术等,因此了解这些领域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实践和经验积累: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不断地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并记录数据和结果,通过分析数据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今天先从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开始盘点

1.产品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它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或是它们的组合。

2.质量定义

狭义的定义: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广义的定义:质量(Quality)——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

3.检验定义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检查活动。

4.质量检验流程

明确标准:首先应熟悉掌握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及检测装置。

测量或实验:按规定的测量装置或仪器对产品的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查、测试。

比较:将检验结果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观察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判定:检验产品的判定有符合性判定和适用性判定。检验员只具有符合性判定的责任与权利。

处理:对判定合格的部品做好合格标识并放行;判定为不合格的部品进行隔离做好不合格标识,按照不合格品处置流程处理。

记录反馈:对所测量的相关数据及质量状况进行相应的质量记录,并形成完整报告后,上报主管领导。

5、检验的目的

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

确定产品缺陷(不合格情况)的严重程度

监督工序质量

获取质量信息

仲裁质量纠纷

6、检验分类

按生产过程分:进货检验(QC)、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出货检验(OQC)

按检验者分:自检、互检、专检

按检验的目的分:验收性质的检验、监控性质的检验

按检验场所分:固定检验、巡回检验、现场检验

按检验后被检验产品能否使用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按检验对象的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检验方法分类:感观检验、器具检验

7、五检三不

8.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标识:经检验一旦发现的不合格品,要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

记录:做好不合格品记录,确定不合格品范围及程度。

报告:按照流程规定反馈,报告给检验主管。

隔离: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以检验状态及标识予以区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