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

GBT22812021更新解析

发布时间:2023/4/12 10:42:41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m.39.net/pf/bdfyy/

国家标准委在年第17号公告中发布了GB/T.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该标准将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将代替GB/T.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1-是我国材料测试领域基础性国家标准,自年第一版制订以来,已历经、、、四版修订。广泛应用于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JJG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

JJG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

JJG引伸计检定规程

JJG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

b)增加了"弹性模量""默认值""测定系数"3个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1、版3.5引伸计标距,新增注1:对于测定(部分或全部)基于延伸的性能,例如Rp、Ae或Ag,使用引伸计是强制的。

2、版新增术语定义:

3.12计算机控制的拉伸试验机:用于监控试验和测量,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机器。

3.13弹性模量E: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变化(△R)和延伸率变化(△e)的商乘以%。

3.14默认值:分别用于描述弹性模量(3.13)计算范围的应力(3.10)、应变(3.6.1)的下限值或上限值。

3.15测定系数R2:描述评估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质量的线性回归的附加结果。注:使用的符号R2是线性回归的数学表示,不是应力值平方的表达式。

c)增加了引伸计标距的选择(见第8章);

1、版新增:8.1原始标距的选择,其为版中3.4.2断后伸长率注释项。

2、8.3引伸计标距的选择,其为版中3.5引伸计标距注释项。

d)增加了关于试验速率的一般信息(见10.3.1);

新增试验速率的一般信息:

e)在基于应变速率的试验速率(方法A)中增加了两种不同类型应变速率控制模式:方法A1和方法A2,以及方法A1和方法A2的具体解释(见10.3.2);

版:

-方法A1闭环,应变速率(èLe)是基于引伸计的反馈而得到。

-方法A2开环,应变速率(èLc)是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即通过控制平行长度与需要的应变速率相乘得到的横梁位移速率来实现。

如果材料展示出不连续屈服或锯齿状屈服或发生缩颈时,力值能保持名义的恒定,应变速率(èLe)和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èLc)大致相等。如果材料显示出均匀变形能力,两种速率之间会存在不同。随着力值的增加,试验机系统的柔度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应变速率明显低于应变速率的设定值。

版:统称为方法A

如果材料显示出均匀变形能力,力值能保持名义的恒定,应变速率èLe和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èLc大致相等。如果材料展示出不连续屈服或锯齿状屈服或发生缩颈时,两种速率之间会存在不同。随着力值的增加,试验机的柔度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应变速率明显低于应变速率的设定值。

f)增加了计算机兼容标准的代表(见C.5);

g)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见附录D);

h)更改了纵向弧形试样(见表H.1,年版的表E.1);

i)更改了考虑试验机系统变形情况补偿横梁位移速率的估算(见附录I,年版的附录F);

j)将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由规范性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J,年版的附录J);

k)更改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见附录O,年版的附录L)。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本文件与ISO-1: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变化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1∶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

)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见附录J);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m∶)举例"(见附录K)。

关于中辽检测

中辽检测(辽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流体元件检测及产品可靠性分析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具有CNAS、CMA等授权资质,能力覆盖流体元件性能测试及失效分析、金属材料检测、高分子材料检测、环境试验及产品可靠性分析,服务于核电、高压输变电、石油石化、氢能源、轨道交通及工程机械等行业。公司秉承客户服务核心理念,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为客户提供科学、严谨、优质的定制化的检测及分析服务。

#金属材料检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1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