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

测力螺栓与手持测量设备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5/27 17:26:57   

导读

作者:张玉玺周兴广邓哲马平昌刘玥刘芳(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

来源:《电子测量技术》年4月

摘要:为了克服现有测力结构带有通孔、线路缠绕、影响装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轴力测量螺栓及其手持式测试设备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利用安装在螺栓本体上的应变片得到螺栓的轴向力值,再通过基于STM32单片机的手持式测量设备实时采集记录力值数据,手持式测量设备具有数据显示、灵敏度计算、应变调零、限值报警、数据存储与传输等功能。经标校、稳定性测试、强度测试,该测力螺栓方案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0引言

中大型结构体设计中,螺栓连接应用非常广泛,且地位十分重要。这是由于螺栓在载荷作用下会导致断裂等失效故障,引起连接失效,影响产品整体寿命和可靠性,甚至引起严重事故。但对运动部件而言(如发动机、风电机组、风电叶片、火箭箭体等),螺栓承受着较大的变化冲击载荷,所处的力学环境条件和边界条件异常复杂。这就导致动载荷情况下的疲劳强度计算、校核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反而实际测量分析意义更大。但事实上,很少采用直接螺栓受力分析,之所以无法实时分析螺栓受力,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很难直接获取工作状态下螺栓两个端面的力载荷[2]。

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时获取工作状态下的螺栓力载荷,本文提出一种测力螺栓结构及手持式测量设备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较为简便的方式,在高强螺栓内增加感知应变片,不改变螺栓原有安装方式,不增加串联式力载荷传感器,比较真实地实时记录工作状态下螺栓连接端的力载荷。这种直接把螺栓作为测力元件传感器的方法主要以美国strainsert测力螺栓为代表,国内目前主要以研究所、高校为主要研究单位,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系列产品。本文描述的测力螺栓设计方案在精度与产品化方面同strainsert测力螺栓尚有一定差距,但采用本方法设计的测力螺栓应用结果表明,该测力螺栓及测量设备可以方便的用于结构体弯矩载荷试验中载荷测量及风电叶片轮毂螺栓状态监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1测力螺栓设计

1.1结构设计

测力螺栓结构图如图1所示。产品机械结构由螺栓、应变片、插头等组成。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螺栓两个连接端面受力后,使螺栓本体结构产生拉伸形变;该形变使应变片贴装部位同时受到拉伸作用,产生形变;形变被应变片感知,进而引起应变片电阻线性变化[3];应变信号通过航空插头送至螺栓外部,被测试设备采集记录。

螺栓侧壁上贴装有四处应变片,其中两片为感知应变片,两片为温度补偿应变片[4]。4片应变片组成全桥,满足桥路平衡的同时,既提高测试精度,又实现温度和线路补偿。应变片结构图见图2所示。

1.2强度校核计算

选用8.8级螺栓,其抗拉强度为800MPa,屈服强度为640MPa[5],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螺栓强度进行校核。在线弹性区内考核测力螺栓的强度变化,对测力螺栓进行拉伸、弯曲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变化分析。

当被连接件受横向载荷时,在螺栓预紧力作用下,被连接件之间产生摩擦力来抵抗横向载荷,而螺栓不直接承受剪切,预紧力则可以折算入螺栓所受的拉力中。当被连接件所受的横向载荷为Q时,为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抵抗Q,其所需要的最小预紧力FP为[6]:

在螺栓与试件相接触的端面施加均布载荷,其合力为6100N,计算结果如图3、图4所示。最大的应力均出现在螺栓根部,主要原因是因为该部位存在较大的切应力以及正应力,并且截面发生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测力螺栓最大等效应力为275MPa,此时测力螺栓受力远小于螺栓屈服强度,满足受力要求。

位移量云图计算结果中的最大位移量除以螺栓长度,获得的最大应变量为283με,该结果将作为测量设备量程选择依据。2测量设备设计测力螺栓测量设备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信号适配电路、单片机、人机交互、存储单元、电源管理等5部分组成。信号适配电路包括前级滤波、仪表放大器、调零及增益电路、低通滤波、AD转换、DA调零输出等电路。单片机采用STM32L151,实现信号采集、数据记录、电源管理、人机交互、数据传输等控制。人机交互主要包括用于操作输入的按键、用于输出的显示屏及用于数据传输的USB接口。存储单元为单片EEPROM存储芯片,完成数据记录功能。电源管理包括内置可充电锂电池、充电电路、电量检测电路、稳压电源、桥压供电用对称恒压源等,完成设备及传感器供电、电量检测等功能。

2.1信号适配电路

信号适配电路完成惠斯通电桥差分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包括放大、调零、滤波、模数转换等功能。

1)仪表放大器及前级滤波

惠斯通电桥检测出的全载荷应变量对应的电压变化量一般为几十毫伏[7],因此在信号适配电路的前端需要放置专门的高增益仪表放大器。本文采用的是低噪音、低增益漂移的仪表放大器AD8428。AD8428是AD公司出产的2000倍固定增益超低噪音仪表放大器,其电压噪音低达1.3nV/√Hz,增益准确度达到0.05%,非常适合本方案信号小、放大倍数高、稳定度高的需求。AD8428的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仅需少量电阻、电容、电感即可实现。

由于应变片组成的惠斯通电桥与仪表放大器之间通过较长电缆传输信号,因此难免存在噪音的引入。另外测力螺栓多数应用在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外部环境干扰也会通过电缆辐射进入信号中。测力螺栓的信号在mV级,属于小信号,为减少干扰影响,在仪表放大器前应加入滤波电路。信号传输线缆感应到的一般为中高频噪音,故在此选择RC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选择过高,则部分中频噪音无法滤除;选择过低,则动态响应过程太慢,影响信号分析[8]。依据弯矩载荷试验信号频率特点,方案中选择低通截止频率为3.3kHz。C31和R31、C33和R33分别构成两个RC低通滤波器,滤除S+、S-信号上的噪音;C32电容的作用是消除共模噪音。

2)调零电路

调零电路用于在惠斯通电桥未处于平衡状态时,通过信号补偿的方式使当前电信号处于零点附近。惠斯通电桥的测量电路常用的配平调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桥路电路上并联可调电阻,通过改变电阻阻值配平桥路,该方式多用于手动调零;一种是在电路放大器中利用加法电路原理,为偏置信号叠加反相电信号,该方式可用DA电路实现,因此可用于系统自动调零。测力螺栓测量设备采用STM32单片机内置DA电路生成0~3.3V模拟电压信号,经AD706运放转换成-5~+5V调零电压信号。

转换后的调零电压信号送至仪表放大器的Vref引脚,根据仪表放大器的输出公式:

设定DA,使Vref输出与调零前Vout相当的反相信号,即可将Vout调至零点附近。

3)低通滤波电路

同前级滤波电路不同,放大器后端、AD前端的低通滤波起到滤除分析频率外的混叠成分、消除放大器电路噪音的作用。根据弯矩载荷信号的频率范围,此处的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设定至Hz级,因此本方案采用低频超稳态高精度运放AD706,搭建4阶低通滤波器。AD706具有高直流精度,最大偏置电压仅100μV,峰峰噪音仅0.5μV,10Hz以内的工作特性尤其出色。上述4阶低通滤波器设计截止频率约为1Hz。

4)AD模数转换器

本方案的模数转换器采用的是24位AD芯片CS1237。CS1237是一款高精度、低功耗Sigma-Delta模数转换芯片,一路差分输入通道,内置两阶Sigma-Delta调制器,通过低噪音放大器结构实现PGA放大,放大倍数可选:1、2、64、128。在PGA=128时,有效分辨率可达20位。

CS1237采用两线制SPI接口,其中Dout管脚是双向管脚,需要注意时序操作时是读取寄存器还是写入寄存器。

2.2单片机

单片机采用的STM32系列ARM内核低功耗控制器STM32L151。STM32系列单片机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集成度高,接口丰富,功耗控制优秀,可大幅缩减硬件设计投资和周期[9-12]。STM32L151芯片是32位Cortex-M3内核,32MHz工作频率,83个I/O口,128kFlash存储空间,24个通道12位ADC,2通道12位DAC,1个USB2.0接口,3个USART串口,2个SPI接口,2个I2C接口,10个定时器,2个看门狗定时器。资源非常丰富,正好能够满足设备对I/O接口、DAC、SPI接口、USB2.0接口的需求。

2.3人机交互设计

测力螺栓测量设备的人机交互包括3个部分,一是键盘输入设计;二是液晶显示屏;三是USB数据传输。

1)键盘输入设计

测量设备的键盘采用薄膜式按键设计,贴在手持式机壳面板上,由FPC1.0mm-10P接插件引入机壳内,压接在电路板插座上。键盘按键共有17个,分别是“0~9”、“↑”、“↓”、“→”、“←”、“.”、开关键、“MENU”菜单键。按键形成阵列组合后经驱动送至单片机的I/O口,由单片机扫描端口识别按键操作。

2)液晶显示屏

显示设备采用2.4寸液晶显示屏,分辨率320×240像素,TTL电平串口接口控制,串口控制波特率最大可设置至115200bps,显示颜色65k色。

3)USB数据传输

USB数据传输接口采用STM32L151芯片内置USB2.0接口,工作在虚拟串口模式[13]。连接计算机后,用户可在电脑上操作数据读取程序,从测量设备存储器中读取既往记录数据。

2.4存储单元

由于测力螺栓测量设备的采样率仅1~20Hz,数据量不大,按容量计算公式计算:

式中:Me为总数据容量;S采为采样率(按最大20Hz计算);t为采样时间(按工作5小时计算);2代表每次采样2字节数据。

数据量为M级,因此不用选择Flash存储芯片、SD存储卡等常用大容量存储单元。但是STM32L151芯片内的128kFlash存储空间是不够的。方案选择单片EEPROM存储芯片24LC1025,该芯片为I2C接口,1024kB容量,典型工况3ms页写入时间,超100万次擦除写入寿命,写电流5mA,读电流450μA。

2.5电源管理

测力螺栓测量设备的电源管理分为3个部分:充电电路、工作稳压电路及桥压供电电路。

1)充电电路

充电电路主要由电池充电管理及电量检测管理两部分组成。电池充电电路选用具有USB接口兼容的线性电池管理芯片TP4056。TP4056采用8管脚小外形封装,充电电流可达1A,具有软启动限制浪涌电流、输出端防反灌功能,可自动再充电,十分适合于便携式测试领域。本方案充电电流设置为500mA。电量检测管理采用的是低功耗四通道电压监测集成电路CN1185,按电池电压线性监测电池容量。CN1185消耗电流仅为7.3μA,比较器翻转阈值精度2.5%,输出端可以驱动LED或与微处理器I/O口直接连接,非常合适于监测电池电压。

2)工作稳压电路

工作稳压电路主要负责将电池电压转换成工作用的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第一级是用LT3471构成的升降压电路,提供±8V电压,该电压供桥压及二级稳压电压使用。LT3471是一款仅3mm×3mmDFN封装的双通道1.3A、1.2MHz升压/负输出转换器,具有体积小,高输入输出电压的特点,外围器件相对较少。稳压电路第二级是产生各电路工作电压,主要为:由LM7805生成的5V电压;由LM7905生成的-5V电压;由LM1117-3.3生成的3.3V电压;由REF03生成的2.5V基准电压等。

3)桥压供电电路

测力螺栓的传感器输出信号具有信号小、易受干扰的特点,且应变信号的输出与桥压品质有直接关系,因此桥压供电电路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方案采用运放AD822搭建一种对称恒压源桥压供电电路,保证桥压输出恒压稳定。

3软件设计

测力螺栓测量设备软件主要是安装于单片机内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用于实现测量设备信号采集、桥路平衡调零、电源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界面显示、键盘响应等功能。

软件采用C代码编程,编译环境为MDK5。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程序起始是初始化,初始化内容包括:初始化时钟、SPI端口、UART串口、I/O口、CS1237模数转换器、内置DA模块、USB接口、显示屏等[14]。

初始化完成后,程序首先检测是否连接USB。连接的前提是测量设备与计算机之间已连接USB线缆,计算机主机已经向STM32单片机内置USB模块发起并完成枚举过程。枚举完成后,计算机主机完成驱动加载,并与STM32单片机建立数据交换连接。程序检测到连接建立标志,则认为USB已经连接,软件进入数据传输程序,显示屏显示通讯界面,开始数据传输流程。程序未检测到连接建立标志,则认为USB未连接,软件将进入功能选择程序,显示屏显示功能选择界面,并提供灵敏度设置、调零程序、报警阈值设置、进入采集状态和关机等5项功能选择。

灵敏度设置界面用于设置当前测力螺栓传感器编号、灵敏度系数,以保证程序正确计算载荷力值。

调零程序功能用于进入调零程序,进入后设备将自动调零,并显示调零进度、调零结果、当前零线等。调零程序采用逐次逼近法选择合适的DA输出值,将当前AD采集值调整至零点附近。

报警阈值设置功能用于设定载荷力值的报警上下限。报警上限用于提示用户载荷过大超标,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报警下限用于提示用户当前载荷过小,可能发生螺栓松动、断裂等故障;报警上限应大于报警下限。

进入采集状态功能选择后,软件将启动AD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AD原码经灵敏度换算后折算成力值,力值数据一方面保存在数据缓存区中,一方面显示在数据采集界面上。数据缓存区是存储器的页面容量大小,数据缓存区满,则向存储器新的一页中写入当前缓存区数据,然后缓存区清零,准备写入新的数据[15]。数据显示界面中,如果当前数据未超限,则以白色字体显示采集力值;如果当前数据超上限,则以红色字体显示采集力值;如果当前数据超下限,则以蓝色字体显示采集力值。

各功能界面中,按下相应按键,程序则执行相应的返回、输入、确认、关机等操作。

4标校与测试

4.1标校

测力螺栓及测量设备设计完成后,首先进行测力螺栓的标校。标校方法如图7所示。将标准力传感器与测力螺栓串联,施加拉力载荷。施加力载荷通过设计好的工装实现,以消除方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6]。同时测力螺栓连接手持式测量设备测试应变数据(手持式测量设备已经过标准应变仪标定)。力传感器型号为BK-2B(灵敏度2.412mV/V,7.96kN/mV),由微应变测试仪DH3842读取载荷应变量。

 首轮共选取5套测力螺栓样机进行标校,图8为其中4#测力螺栓标校数据与标准载荷数据对比图。

测试结果表明,5套测力螺栓的灵敏度系数在区间7.6~8.2之间,一致性较好,最大误差范围4%~6%。标定精度在预期范围内。

4.2稳定性测试

测力螺栓的主要用途在于监测螺栓预紧力随蠕变的衰减情况,力值测试的稳定性是主要参数之一。因此标校后随即进行了零位测试和不同力值下螺栓的稳定性测试。测试的零位如图9所示,测试时间为21.8min,轴力测试螺栓的零位较为稳定。

在不同力值情况下测试了螺栓的稳定性,如图10所示。通过2.5h的测试,轴力测试螺栓的力值稳定。

4.3强度测试

2016年3月在北京普汇材料测试有限公司开展了测力螺栓拉伸试验,并测试了测力螺栓最大承载能力。

根据测试结果,开设中心孔的测力螺栓最大承载力为原有螺栓的91.35%,断裂位置为未旋合螺纹处。参照GJB3375-1998《普通螺纹螺栓、螺钉通用规范》,测力螺栓承载能力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轴力测量螺栓及其手持式测试设备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直接通过安装在螺栓本体上的应变片得到螺栓的轴向力值,克服了现有螺栓带有通孔、线路缠绕、影响装配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的特点。配合手持式测量设备,可以方便的应用于大型结构、武器装备、风电、高铁等领域,实现静/动力试验界面力测量、螺栓松动监测、轴力测量、螺栓预紧力测量、断裂过程分析等测量与测试功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当前设计过程中也发现,由于螺栓测试片安装空间有限,贴装应变片困难,安装工艺效率较低;力传导结构有待优化,测试灵敏度和精度有待提升。后续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改变力传导结构,以提高灵敏度及测量精度。同时,优化产品设计,规范安装工艺及制作流程,以进一步拓展实际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