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前景 >>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2怎样测量和表
01弹力的基本概念
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1)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就是弹力;(2)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2.产生弹力的条件:(1)产生条件(缺一不可):①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有相互挤压);(2)说明: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若没有发生相互挤压,则没有弹力产生;②塑性变形是一种不可自行恢复的变形;在发生塑性形变的瞬间有弹力,因为要发生塑性形变,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时有弹力产生。当发生了塑性形变后弹力就消失了。3.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性别恢复的方向;4.弹力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状、形变大小有关;5.补充知识: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杯垫对水杯的支持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地球对月球的引力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解:A、杯垫对水杯的支持力是由于杯垫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B、大象对跷跷板的力是压力,属于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两物体也没有接触,不属于弹力,故C符合题意;D、绳子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对小车产生拉力,属于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2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1.作用: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2.构造: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F=kx。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___________越大,弹簧的____________就越长。拉力;伸长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解:因为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故答案为:拉力;伸长量。0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1.使用前:(1)拉动弹簧:反复拉动弹簧(用力过度可能会损坏弹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2)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4)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2.使用中:(1)不能超过量程使用;(补充说明:因为超量程使用可能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并且造成塑性形变,导致错误。而且超量程使用了,会导致测不出准确的力,比如一个6N的力,你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指针指向5N,但是实际上是6N,就产生了错误。)(2)同方向:测力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3)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3.使用后:调节弹簧测力计,让指针对齐零刻度线;4.说明:(1)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或者以下,这时候没有把指针调节至0,就会产生误差;(2)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小;反之在零刻度线以下,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大;(3)如果弹簧测力计侧放(弹簧轴线跟所测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会使测量数值偏小。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先调零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摩擦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B(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正确使用方法包括:①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②认清弹簧测力计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测量值。③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④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2)定性地说,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定量的说,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胡克定律,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指针没有在0刻线处的,要把指针调到零点,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可以在竖直方向测量物重或拉力,也可以在其它方向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C.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不要让弹簧与外壳间有摩擦,故C正确;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B。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5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是2.5NB.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5NC.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I0ND.测力计对乙的拉力是10NB弹簧测力计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说明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受力为5N,即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为5N;而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右侧拉力也应为5N。故B正确。故选:B。04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A.8N、4NB.4N、8NC.0N、8ND.4N、4ND知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可得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再要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得出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解: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4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4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4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4N。故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装置静止时各弹簧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D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当物体处于静止时,所受力为平衡力:图甲中弹簧受到的拉力等于下面一个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图乙中弹簧受到的拉力也是右边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图丙中弹簧受到两个小球的拉力而平衡,其情况可以等效为图乙,故受力也为G。解: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当物体处于静止时,所受力为平衡力:三幅图当中的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图丙中弹簧受到两个小球的拉力而平衡,其情况可以等效为图乙,也可把任意一个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就等于小球的重力,即弹簧的拉力等于G;故F1=F2=F3;故选:D。05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cm。(2)分别用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填“A”或“B”)(1)16;8;(2)B;A(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