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前景 >> HVAC轨道交通工程人防通风设计思考
(点击图片购买)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轨道交通工程人防通风设计思路。针对不同防化等级,给出了战时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对战时通风系统进行布置,对比2种滤毒通风布置方式并提出了建议。对平战转换内容进行了说明,指出防护处理方法和管道设计的问题,为轨道交通工程人防通风设计提供了参考范例。关键词轨道交通 人防通风 防化等级 风量计算 清洁通风 滤毒通风 滤毒室
作者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周 锋
0引言
轨道交通人防工程战时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或物资储备场所,在拟定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次生灾害作用下,保障工程内紧急掩蔽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战时通风系统在确保工程防护安全的前提下,为人员创造较好的掩蔽环境,同时提供集体防护功能。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剖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对轨道交通人防工程的通风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详细探讨。1工程概况
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线设站29个,均为地下车站,车站战时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以1个车站加1个相邻区间隧道为1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断门,防护设备及通风系统按防护单元独立设置。各单元战时掩蔽人数为~人。全线各防护单元的防化等级由人防主管部门根据属地人防建设规划、各防护单元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确定,选定3个车站为重点设防站,防化等级为丙级;其余26个均为一般设防站,防化等级为丁级。本文选取不同防化等级的车站A,B,2个车站均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各车站指标见表1。
表1车站指标2战时通风系统计算与设计
战时通风系统设计与防化等级密切相关。当紧急人员掩蔽部防化等级为丁级时,设清洁式通风和隔绝防护;当紧急人员掩蔽部防化等级为丙级时,设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和隔绝防护时的内循环通风。
2.1战时风量计算
清洁式通风新风量不小于5m3/(人·h),轨道交通人防工程因空间大,可适当提高新风量标准。关于排风量的计算,为保持工程内微正压,排风量应略小于新风量,一般取新风量的90%~95%,该工程取新风量的90%。滤毒式通风新风量根据《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第7.0.2条规定,按人员新风标准不小于2m3/(人·h)和保持超压及防毒通道换气次数40h-1分别计算,并取最大值,工程超压值不小于30Pa。
车站A清洁式通风新风量取7m3/(人·h),新风量为m3/h,排风量为m3/h。车站B清洁区容积V(包含站厅层、站台层及相邻区间)为m3,防毒通道体积V0为.1m3,通风量如表2所示。
表2车站B战时通风量
2.2战时防护通风设备选型
车站A清洁式通风采用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及进(排)风机密闭门(见图1,2)。
图1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图2清洁式进(排)风机密闭门车站B战时清洁式、滤毒式进风采用扩散室加滤尘室的方式;清洁式排风采用通风防护密闭门和排风机密闭门,滤毒式排风采用超压排风。通风设备参数见表3。
表3车站B战时通风设备参数2.3战时通风口部设计
车站A左端新风道内设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进风机密闭门。新风经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上的活门、油网滤尘器除尘后,通过进风机密闭门引入车站公共区,由人防送风机通过平时环控送风管道送至人员掩蔽区(见图3)。右端排风布置与进风相同,气流方向相反(见图4)。
车站B左端新风道内设扩散室、滤尘室、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滤毒室设于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过滤吸收器2台为1组叠装,需要注意避开密闭门开启范围,以免影响密闭门开启,每台过滤吸收器前后设置阻力测量管。染毒区风管采用3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且设置0.5%的坡度坡向扩散室,扩散室内设防爆波地漏。战时进风机设于风道内,送风管接至环控大系统送风管(见图5)。右端清洁式排风流程与车站A相同(见图6)。
图3车站A战时进风布置图4车站A战时排风布置图5车站B战时进风布置图6车站B战时排风布置根据《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第7.0.3条规定,在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设置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和手动密闭阀门,用于滤毒式通风时超压排风,以满足防毒通道的通风换气(见图7)。
图7车站B防毒通道超压排风布置2.4关于滤毒室的布置对比在风道内设置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和2道密闭门,将过滤吸收器布置于2道密闭门之间(见图8)。
图8直通道式滤毒室布置2.5超压测量装置的设置车站B设超压测量装置。测压管室外端设置于第一密闭通道的密闭门外,管口弯头向下;室内端位于战时进风机附近,接测压计。战时根据工程超压值控制风机启停。测压管位置及安装要求提资土建专业,施工时作好预埋。
3平战转换及风道防护
关于平战转换具体要求,建议设计前期咨询当地人防主管部门。根据人防主管部门要求,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进(排)风机密闭门、进风防爆波活门、油网滤尘器、防毒通道内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及手动密闭阀门均安装到位;进风管穿过防护密闭墙处的套管预埋到位,并安装密闭阀门,临战安装两端管道及过滤吸收器、风机等设备。平时环控系统预留接口,与战时风管临战连接。
4平时环控管道防护措施
楼梯间加压送风机房优先设在防护区外,当在防护区内时,加压送风管不可穿过防护密闭隔墙,且余压阀不可安装在防护密闭门门框墙上,可将前室设在防护区内,以解决加压送风管及余压阀的设置问题。引入工程的空调水管道,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在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1.6MPa的闸阀。空调水管道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处预埋防护密闭套管,套管位置及管径提资土建专业,并在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闸阀。空调膨胀水管在围护结构内侧预留短管,临战将短管拆除后加装闸阀。空调制冷剂管穿过围护结构处也需预埋防护密闭套管,制冷剂管穿过围护结构段临战拆除,并将套管两端进行封堵。
5结论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工程较普通人防地下室,具有空间大,出入口、风道及孔口多等特点,战时通风系统有别于普通人防地下室,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根据车站防化等级进行战时通风系统计算、设备选型及设计,清洁式通风防护密闭门、进(排)风机密闭门应满足风量及风压要求;2)滤毒式新风量取决于保持工程超压和防毒通道换气次数的风量,应尽量减小防毒通道体积,以控制滤毒式新风量;3)丙级防化车站进风优先采用设扩散室和滤尘室的方式,以缩短进风道长度,同时便于油网滤尘器布置;4)车站风道应作好防护处理,平时环控管道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全文刊登于《暖通空调》年第49卷第7期88~91页)
点击注册可免费阅读全文
点击浏览更多第7期杂志文章
热销图书¥30
点击购买
¥80
点击购买
¥68
点击购买
¥50
点击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