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前景 >> 自制驱动器检测装置年创效36万元
得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二厂三部阀电班技术骨干自主研制的驱动器检测装置使用后效果显著。2月13日,笔者前去采访。“该装置集成了支架当中可能用到的所有功能接口,省去了频繁拆装带来的工时浪费,可以更直观准确地判断驱动器相应功能的完好与损坏,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投入使用后,一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36万元。”谈起驱动器检测装置的使用效果,维修二厂三部车间经理刘政如数家珍。
该中心维修二厂三部主要负责液压支架检修工作,全年检修支架约台左右,其中驱动器检修量约件。“每套支架有个驱动器。如果把支架主阀比作大脑的话,那么驱动器就相当于它的中枢神经。驱动器损坏后,将无法驱动主阀电磁阀控制液压系统,导致液压系统无法供液,整个支架便无法动作。”刘政说。
一直以来,维修二厂三部阀电班职工在检测支架主阀电磁阀驱动器时,用电缆连接驱动器、电磁铁与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对应的立柱、推移油缸、平衡油缸、侧护油缸、起底油缸、护帮油缸等动作,通过观察电磁铁中撞针的位移来判断驱动器相应功能的好坏。而检测玛珂电磁阀驱动器时,玛珂电磁阀的电磁铁无法拆卸,只能通过人耳贴近电磁阀来听撞针位移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相应功能的好坏。驱动器一般有5根到10根线组成,检测过程中只用一块电磁铁,因此检测一根线的功能好坏就需拆装一次。使用该方法来检测驱动器不仅耗时长,而且很容易造成误判断。
基于这种情况,该中心维修二厂三部阀电班班长艾斌组织班组技术骨干和QC小组成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把研制驱动器检测装置作为攻关课题,开始技术攻关。经过现场调查、反复试验、多次讨论分析后,他们确定了驱动器检测装置制作方案,并自行购置铝质接线盒、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利用驱动器通过电流控制电磁铁中撞针的运动的工作原理,将它转化为灯光的点亮与熄灭,更直观地判断其相应功能的好坏,最终成功研制出驱动器检测装置。
该检测装置主要由保护壳、发光二极管、连接线、电磁阀接口组成。使用时,将被检测的驱动器小线与该装置连接,再用电缆把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来控制驱动器所有的动作。若相对应功能的灯亮表示该功能完好,反之则表示该功能损坏。这样一来,不仅省去了之前检测驱动器时需要反复拆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灯光的点亮与熄灭更直观准确地判断驱动器相应功能的完好与损坏,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尤其是在检测玛珂驱动器时,更是将以前90%的准确率提高到%。
“以前检测一个驱动器需要20分钟,使用这个驱动器检测装置后,检测一个驱动器可节约5分钟时间,每套(台)支架就可节约分钟,也就是15个工时。按一年平均检修11套支架来计算,一年就可节约个工时,相当于一年可节约人工费用2万元、配件购置费用34万元。”艾斌说。(于向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