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介绍 >>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主要作用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负载和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系统输电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
1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现状
目前,国内电网采用的电容补偿技术主要是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技术。就地补偿技术主要适用于负荷稳定,不可逆且容量较大的异步电动机补偿(如风机、水泵等),其它各种场合仍主要采用集中补偿技术。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补偿装置。
1.1 同步调相机
早期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为同步调相机,多为高压侧集中补偿。同步调相机目前在现场仍有少量使用。
1.2 静止补偿装置
静止补偿器的基本作用是连续而迅速地控制无功功率,即以快速的响应,通过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来控制它所连接的输电系统的节点电压。
静止补偿器由于其价格较低、维护简单、工作可靠,在国内仍是主流补偿装置。静止补偿器(SVC)先后出现过不少类型,目前来看,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有直流助磁饱和电抗器型、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型和自饱和电抗器型3种。上述第二种又可分为:固定连接电容器加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fixedcapacitor&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FC-TCR);可控硅开关操作的电容器加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thyristorswitchedcapacitor&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TSC-TCR)。
实际上,由断路器(电磁型交流接触器)操作的电容器和电抗器在电网中正在大量使用,可以说这种补偿技术是静态的,因为它不能及时响应无功功率的波动。这种装置以电磁型交流接触器为投切开关,由于受电容器承受涌流能力、放电时间及电容器分级以及接触器操作频率、使用寿命等因素制约,因而无法避免以下不足:
(1)补偿是有级的、定时的,因而补偿精度差,跟随性不强,不能适应负荷变化快的场合;受交流接触器操作频率及寿命的限制,静态补偿装置一般均设有投切延时功能,其延时时间一般为30s。对一般稳定负荷,即负荷变化周期大于30s的负荷,这类补偿装置是有效的,但对一些变化较快的负荷,如电梯、起重、电焊等,这类补偿装置就无法进行跟踪补偿。
(2)不能做到无涌流投入电容器,对于接触器加电抗器方案,增加损耗较大,对于容性接触器方案,事故率较大,对金属化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目前,低压电力电容器以金属化自愈式电容器为主,这种电容器的引线喷金属端面对涌流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涌流的大小及次数是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3)运行噪声较大。
(4)由于控制部分的负载是接触器的线圈,在投切过程中,造成火花干扰,影响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TSC补偿装置正在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