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介绍 >> 断后伸长率试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定义
断后伸长率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来自百度百科)
断后伸长率是金属拉伸试样在静态轴向拉伸力的不断作用下,以一定的试验速率拉伸至试样断裂而测得的力学性能指标,是材料研制开发、质量检验、工程设计及材料选取、生产和验收过程中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最主要的测试项目之一,是反映金属材料延展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其测量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对金属材料延展性能的评估与判定。
钢带二、测试标准及影响因素
实际工作中,常常按照GB/T-、GB/T.1-、GB/T-、GB/T.3-、GB/T-、YS/T-、HB/T-、HB/T-等标准的要求将试样加工成相应规定的拉伸试样,包括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试验后利用公式A=(Lu-Lo)/Lo×%计算断后伸长率,其中Lu为断后标距,Lo为原始标距。
影响断后伸长率的因素有原始标距、拉伸速率、拉伸运行控制方式、试样平行长度、温度、湿度、人员,并且对于同一批次的同种材料,加工成不同尺寸规格其断后伸长率也不同。
铝型材三、不同因素对断后伸长率结果对比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断后伸长率指标的影响不同,造成了同种材料不同原始标距的试样测得的断后伸长率不能直接比较;同一种试样在不同的平行长度和拉伸速率下得到的断后伸长率不能直接比较;同一种材料不同规格测得的断后伸长率不能直接比较;部分材料机件因尺寸较小无法制成标准件,导致其测得的断后伸长率不能直接判断合格与否。
对于比例试样,同批次相同材料不同尺寸规格其断后伸长率又有何变化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给技术交流、材料选取、产品进出口及质量监督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
四、已发表文献相关研究内容及方向
现已发表的很多研究基本都是以钢材或铝型材为研究对象进行关于断后伸长率的研究,探究的影响因素相对较为单一。
a.以钢材为研究对象
吴伟等人以DC03冷轧钢板为研究对象探究断后标距测量位置对断后伸长率的影响;周志超以DC系列带钢材为研究对象探究手工测量与利用引伸计测量对断后伸长率检测的差异;陈佳雯以汽车用钢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试样平行长度、试样断裂点判定参数位置及原始标距三个因素对断后伸长率的影响;叶姜等人以钢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断后伸长率在力学检验中换算的可行性与方便性;全革军探究了不同变形速度和不同试样尺寸两个因素对断后伸长率检测的影响,但研究对象也是选择了钢材;隋然是以钢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最大应力下的非比例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来探究断后伸长率换算关系式的可行性及通用性等等。
钢筋b.以铝和铜为研究对象
陈升媛虽同时探究了铝合金棒、H65黄铜板、T2紫铜板的断后伸长率换算关系式,得出的关系式也适用于任何金属材料,但是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比例试样。对于较大的或非比例试样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仅仅是探究了不同原始标距断后伸长率的换算关系,而未涉及对断后伸长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铝型材铝型材铜管小8才疏学浅,以上看法建议,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殷切期盼各位专家在留言区,写下您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