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发展 >> 抢鲜看电工技术学报2022年第13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工程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任《学报》编委会主任,兼《学报》主编。
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电力系统黑启动恢复问题的研究评述
作者:顾雪平;白岩松;李少岩;刘艳
摘要:大停电后的恢复控制是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逐渐进入新能源高占比、交直流混联和高度电力电子化的新型态,其运行控制的复杂性显著提高,因内外部因素导致系统大停电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对黑启动恢复技术的研究仍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该文对黑启动恢复问题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对黑启动恢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进行介绍;然后对系统恢复策略和建模思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恢复方案制定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并对新型态电力系统恢复决策的新特征进行讨论,之后对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保护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新型态电力系统恢复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基于多源暂态信息融合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作者:邓丰;徐帆;曾哲;张振冯;思旭
摘要:该文深入剖析故障暂态信息产生、传输、传变的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暂态信息融合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定位方法。根据故障暂态信号的传输过程和折反射机理,定性分析不同故障位置暂态信号的时-频差异性,揭示故障位置和时频特征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暂态信息中能够充分体现时频域差异性的五种典型故障特征量:各次暂态浪涌到达时间差、幅值、极性,各次暂态浪涌高低频电压幅值比和主频分量波速度。利用五种故障特征量,构建暂态信息融合矩阵,量化分析不同故障条件下,暂态信息矩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实现电力线路的准确故障定位。
该文所提方法融合多源暂态特征量,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故障定位方法对单一特征量准确提取的严重依赖,具备较强的容错性能。理论研究和大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定位方法受故障条件影响小,在线路发生末端高阻故障或者电压过零点故障时,仍能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可靠性高。
基于线性回归的柔性直流电网纵联保护方法
作者:束洪春;代月;安娜;唐玉涛;薄志谦
摘要:柔性直流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保护装置需要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线路以保证非故障线路能正常运行,进而提高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提出柔性直流电网快速纵联保护的线性回归方法。
首先分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等效阻抗和平波电抗器形成的物理边界对高频分量的衰减作用,其次分析输电线路单极故障和双极故障时的电流回路以及非故障线路的电流流通情况,然后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突变的能量作为保护的启动判据,利用短时窗电流的回归系数来进行区内外故障识别和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上搭建柔性直流电网仿真模型对保护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法能准确可靠地甄别故障,速动性好,具有较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和适用性。
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评述Ⅱ:数据驱动法与模型-数据混合驱动法
作者:朱继忠;骆腾燕;吴皖莉;李盛林;董瀚江
摘要: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运行可靠性评估,不仅能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而且能对系统的短期运行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利用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能源领域问题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该文首先基于数据驱动法对考虑时变性与供需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可靠性建模方法进行阐述和总结,并归纳出在设备运行可靠性建模方面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详细总结数据驱动及模型-数据混合驱动两种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和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运行可靠性建模及评估总体思路。
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和XGBoost的风电机组异常工况预警研究
作者:马良玉;程善珍
摘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和XGBoost模型的风电机组异常工况预警方法。从机组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数据中选择与转速和发电功率密切相关的特征变量,利用SVDD算法对建模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XGBoost建立风机正常性能预测模型。以所建预测模型为基础,构建时间滑动窗计算性能评价指标,并根据统计学的区间估计理论合理确定风机性能异常预警指标阈值。采用某风电场1.5MW风电机组SCADA系统记录的若干真实故障案例,开展异常工况预警仿真试验。
结果表明:基于SVDD和XGBoost的风机异常工况预警方法,可以有效地清洗数据,及时识别风电机组异常状态,对于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意义。
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作者:张衡;张沈习;程浩忠;张希鹏;谷青发
摘要:可再生能源并网常态化、储能投资商业化、需求侧管理多样化、多能互补成熟化等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侧引入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多,而受自身规模、所处市场地位不同造成了决策次序的差异性。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投资、交易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次序决策问题,该文以具有主从递阶结构的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切入点,综述了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阐述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的数学结构,并根据主/从问题中博弈者的数量进行了分类;然后,梳理了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典型应用,总结了模型对等转换技巧,归纳了各类求解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提炼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在电力市场应用中仍然存在的关键问题。该文为处于不同决策位置的利益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参考。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方法
作者:高聪哲;黄文焘;余墨多;陈旸;邰能灵
摘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功率具有强波动性与随机性,使得电压越限与异常问题频发且越发严重。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主动配电网电压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方法,仅利用智能软开关两端节点电气信息,以长时间尺度优化结果为基础,建立基于灵敏度的配电网电压与线损预测模型,以节点电压偏差与配电网损耗最小为目标,通过滚动优化超前调控节点间的交换功率,并根据控制误差对预测模型进行反馈校正,完成对配电网电压的快速、实时优化控制,有效解决了已有电压调控方式依赖全局信息且难以应对节点功率快速波动的难题。
分别以IEEE33节点与实际配电网为算例,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可为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配电网提供技术参考。
计及爬坡场景覆盖的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平衡策略研究
作者:亢丽君;王蓓蓓;薛必克;冯树海
摘要: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系统在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改进日内平衡资源配置方案增加系统调度的运行灵活性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