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不同的使用环境对于传感器的性能是不同的,使用称重传感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传感器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称重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精准度。
称重传感器的众多技术参数直接表现了传感器的性能,选择称重传感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技术参数的过程。
1、运量需求与负载能力一致
每个输送机的输送量是不同的,小到每小时几吨,大到每小时上万吨都有可能,输送量要在称重传感器的负载能力范围之内。
最大输送量在额定载荷之内。额定载荷是指传感器在规定技术指标范围内能够测量的最大负荷,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额定量程的的2/3~1/3。例如,一条输送机每小时的输送量为吨,则传感器的额定荷载应该为吨~吨。
最大流量不能超过称重传感器允许使用负荷(也被称为安全过载)。安全过载是指称重传感器允许施加的最大轴向负荷,即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超负荷工作,一般为%~%。例如,称重传感器的额定载荷为吨,它的安全过载为0~0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输送改变造成输送量突增,不可超过0吨,否则会破坏称重传感器,造成过载损坏。
2、使用环境与环境相关参数符合
称重传感器使用环境场所不同,有的温差大,有的环境潮湿,有的则灰尘较多,选择称重传感器,也需要确认使用环境与环境参数范围内。
使用环境温度在称重传感器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内。允许使用温度规定了称重传感器能适用的场合,如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20℃~+70℃,使用环境就要在此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造成传感器损坏。
根据现场环境选择传感器密封防护等级。密封防护等级为称重传感器的防尘和防水性能指标,如IP65,第一位数字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潮(或防水)等级。
第一位数字表示防尘等级:
1——防护固体颗粒到50mm
2——防护固体颗粒到12mm
3——防护固体颗粒到2.5mm
4——防护固体颗粒到1.0mm
5——进入防尘范围(基本防尘)
6——完全防尘
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潮(或防水)等级:
0——不防护
1——防护垂直下降的来水
2——防护从垂直方向一直到15o来水的直接喷射
3——防护从垂直方向一直到60o来水的直接喷射
4——防护全方位范围来水的直接喷射
5——防护水从低压喷嘴进行喷射
6——防护水从高压喷嘴进行喷射
7——防护水深度在15cm~1m之间
8——防护在压力下长时间浸泡
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除了考虑使用环境和负载能力外,还需要考虑以下技术参数:
1.精度等级:称重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应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匹配。在大多数情况下,精度等级越高的传感器,其价格也越高。因此,需要在精度要求和经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2.量程范围:根据输送机的最大输送量和安全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量程范围。量程范围过小,会导致传感器过载损坏;量程范围过大,则会导致传感器灵敏度不足,影响测量精度。
3.灵敏度:灵敏度是称重传感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它反映了传感器对质量信号的响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灵敏度的传感器。
4.响应时间:称重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越快,说明其性能越好。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响应时间的传感器。
5.温度范围:称重传感器使用环境的温度范围应与传感器的温度范围相匹配。如果使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应选择具有较宽温度范围的传感器。
6.零点漂移和蠕变性能:零点漂移和蠕变性能是衡量称重传感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选择传感器时,应选择具有较低零点漂移和较好蠕变性能的传感器。
7.防护等级: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应选择具有合适防护等级的传感器。防护等级越高,说明传感器的防护性能越好,但价格也相应较高。
总之,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考虑使用环境、负载能力、精度等级、量程范围、灵敏度、响应时间、温度范围、零点漂移和蠕变性能以及防护等级等技术参数,以确保称重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