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变形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实验,在上次分析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关它的各种变形装置。例1图1是我们上课的常用装置,图2是改进装置之一。图1图2问题A:实验过程中,图2装置的现象是什么?问题B:与图1相比,图2装置有什么重要优点?解析图2反应现象的难点在哪里呢?就是对活塞移动的描述。因为反应过程中是放热的,所以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后停在刻度4处。在此拉瓦锡要提醒大家,在答题过程中,应多用“上、下、左、右”等这些表示方位的词,使语言更简洁准确。相比较而言,改进后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不用打开装置,气体不就不会泄漏了?还记得那“白烟”吗,它可是有一定毒性的,这样一来有毒物质就也不会泄漏出来了。所以,同样是用磷完成实验,此类实验中不用打开装置,优点有:①实验结果更准确,②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你理解了吗?例2如图3(下图)再次进行改进:将一整块白磷分为数小块,分布放置于金属梯的不同高度。利用凸透镜聚集太阳光将最下面一块白磷引燃,进行实验。这样的改进相对于图2又有什么优点呢?解析看看它的核心改变,将磷从一处分开放置于多处,磷是用于消耗氧气的,则此装置必然有利于充分消耗装置内氧气,实验结果更精确了。小结一下:对于不同装置的对比,是化学中常见的考察方法,解答的关键是要联系实验的操作过程,重点分析装置的不同点。“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实验药品选择的常见问题例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何选择了用红磷或铜丝,而不用木炭、硫或铁丝或镁带呢?解析这里涉及的药品可真多啊!先说说红磷和铜丝吧,它们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白烟”是固体。“烟”、“雾”和“气”的区别你应该没忘吧!)可以使装置内气压减小,从而测出氧气的体积。木炭和硫,它们燃烧后会生成气体CO2和SO3,使装置内气压无明显变化,则无法测出氧气的体积了。再说这铁吧,它压根在空气中就无法燃烧,怎么能消耗氧气测体积呢?最后说说这镁带吧,它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也是固体,为何不用呢?唉,其实还是怪这镁带,它活泼了!燃烧时不光会和氧气反应,还会和氮气等气体反应。想想吧,如果用它来做实验,那测量值肯定偏大了!所以说,该实验中最合适的药品应该是:①能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②反应后不能生成气体。聪明的你记住了吗?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不过最后留道思考题:据拉瓦锡仔细考虑,其实上述药品中的木炭、硫和铁丝其实也能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就是得换换思路,你有办法吗?
我们下周见~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源自伯乐网签约工作室拉瓦锡实验室,原创内容,谢绝转载
对,没错
快分享到朋友圈吧√
伯乐名师说
中高考风向把握丨五大名校名师坐镇丨每日精品视频课
找名师,就来伯乐名师说
更多详情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