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

选购LED灯应该懂哪些照明知识呢

发布时间:2023/3/25 1:53:26   

这篇文章是对关于照明知识的补充,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引用的,英文原文链接可以查看这里[1]。

目录

Contents

①流明:光通量的基本单位

②照度:单位面积的流明

③光度:灯具的光束形状是什么样的?

④相关色温和显色指数

使用温度值描述照明颜色

光源对物体和表面的影响

照明设计在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通过详细的照明计算而不是“经验法则”,往往可以获得最佳效果。照明系统是特殊的,它涉及主观和艺术因素,既要保证提供基础照明,也要为建筑环境打造沉浸的氛围感。

在任何设计中,有效的沟通都很重要,但只有大家都熟悉一些关键的技术概念时,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本文将针对照明系统常用的术语进行介绍。

Part1.

流明:光通量的基本单位

就像电流以安培计量,水量以加仑计量一样,灯的光输出是以流明(Lumen)来计量的。

人们常常把瓦特(Watt)用于描述灯的亮度,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很容易引起混淆。

几十年前,当大多数灯泡都是白炽灯的时候,亮度确实可以通过瓦特来描述,因为灯泡产生的流明和消耗的瓦特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然而,在对比不同类型的灯时,如果还用瓦特来描述,则会引起混淆。实际上,从瓦特到流明的转换效率,是取决于照明技术的。

举例,60W白炽灯泡、15W紧凑型荧光灯、和9WLED灯泡的流明输出,大致都是相同的。

关于LED照明,比较常见的误解是,人们以为它功率较低,用在房间里就会较暗。这就是因为习惯了使用瓦特来描述亮度导致的误解,而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使用流明来描述。

那么具体怎么区分不同类型灯呢?我们引入了“发光效率”的概念,用来描述灯如何将瓦特转化为流明的,这有点类似于汽车的MPG(每加仑汽油的里程数),本质上都是衡量效率的。

如果下述三个灯泡都产生流明,他们的发光效率值,对比如下:

就像高MPG的汽车每英里的燃料成本更低一样,每瓦特产生更多流明的光源,能源成本也更低。因此,从财务角度来看,升级LED是改善建筑能效的最佳措施之一。

流明,用在描述灯的输出时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特定区域所需的照明,我们常常使用另一个不同的测量单位。设想一个场景,流明的光对于一个小办公室来说可能已经足够了,但在一个大仓库里,它们的效果却是非常不明显的。因此,照度的概念就被用来描述建筑环境中所需的照明。

Part2.

照度:单位面积的流明

给定空间所需的照明,一般都用照度值(lx)来表达,且不受空间面积大小而影响。照度值的描述,一般有两种常用的测量单位:

由于照度是按单位面积指定的,所以房间大小并不重要。50fc的照度,对于平方英尺和2平方英尺的办公室,意义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面积更大的办公室需要更多的固定装置才能达到50fc。北美照明工程协会(IESNA)在《IESNALightingHandbook(照明手册)》里针对不同的空间分类提供了相应的照度设计参考值。

在实际照明设计中,照度因灯具的间距及其光束形状不同,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轻微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某些区域太暗或太亮。照度,不仅仅取决于照明分布,还取决于天花板高度和表面颜色等房间特征。手动照明计算很复杂,但在现代设计中,这些过程基本都可以通过软件来自动完成。

Part3.

光度:灯具的光束形状是什么样的?

光束形状是照明设计师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聚光灯(spotlights)将其输出集中到向下的窄光束中,而面板灯(troffers)将其输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区域,以实现均匀照明。

不要仅仅因为两个灯泡的底座形状相同,就假定两个灯泡都可以用在相同的应用场景。

即使总流明输出是正确的,但是光束形状错误的灯,也一样容易导致照明不均匀。

灯的光束形状是三维的,可以通过照明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因为在照明图纸上很难完美地呈现3D光束效果,一般都是用2D光束来表示的。但是,通过软件上的产品模型,我们也可以模拟3D全光束。

Part4.

相关色温和显色指数

一般我们使用两个指标来描述照明的颜色性能。其中一个指标是针对光源本身的描述,另一个指标则是针对光源照射在物体上的效果描述。

相关色温(CCT)描述光源本身的颜色。每种CCT都有不同的应用,不能说哪一种颜色就是“最好的”。

显色指数(CRI)描述光源如何忠实地渲染对象和表面的颜色。最大CRI为,描述了一种与阳光质量相匹配的光源——无论应用场景是什么,CRI越高越好。

1)使用温度值来描述照明颜色

物体会根据其温度以特有的颜色发光,火山熔岩看起来是红色,也是这个原因。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恒星,比如太阳这样的黄色恒星比红色恒星热,蓝色恒星比黄色恒星热。在物理学中,这种行为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来描述,称为“黑体”,这是一个物体,只有在加热时才会发光,并且每个温度都与特定的颜色相匹配。

从原理上讲,光源的色温是将光源的颜色成分,与绝对黑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的颜色成分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同,则将此时绝对黑体的温度认为是光源的色温值。

因此,实际上灯并没有被加热到相关的色温,但为了给颜色分配数字便采用这个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计量。如果一盏灯的CCT为K,那么它可以发出与“黑体”在K温度时的相同颜色,但光源本身是不会达到这个温度的。在大多数住宅和商业建筑中,CCT的范围在K(黄白色)到6K(蓝白色)之间。

最佳照明的颜色取决于个人喜好,但以下原则适用于大多数照明设计,可以参考:

像K这样的低色温,一般我们认为是“温暖”的,而且它们往往具有放松的效果。在家庭卧室、酒店客房和高端餐厅等领域,这个色温相对更受青睐。暖色不太适合商业和工业环境,因为在这些环境中,放松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像6K这样的高色温,则被认为是“冷酷”的,而且它们往往会产生激励效应,提高人们的意识。在需要最大能见度的场景中,如高精度制造,它们是首选。在家里和公寓里使用冷色可能会延迟睡眠,有些人长时间呆在冷色温下,可能也会感到有点压力。

K左右的色温值(CCT),可以认为是“中性”的,也是相对平衡的。中性白光,接近自然光,是办公室、教室、厨房等其他要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区域的理想照明颜色。

2)光源对物体和表面的影响

即使两个灯具有相同的色温值(CCT),但是其照明质量也可能因光源的显色指数(CRI)不同而不同。CRI的概念,我在文章也有提到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一般来说,光源可以分为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关心的都是人工照明形式的颜色质量,如LED和荧光灯。引入显色指数(CRI),就是与日光或阳光(自然光源)进行对比,看光源对物体色彩的还原能力如何。CRI为,意味着光源与阳光一样好。

这里我再额外补充一些关于显色指数(CRI)的简单原理。我们都知道自然光(如阳光)是可见光光谱中所有颜色的组合。阳光本身的颜色是白色的,而物体在太阳下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举个例子,一个红苹果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光谱中除红色以外的所有颜色,而红色是它反射的。当我们使用人造光源,如LED灯,我们试图“再现”自然光的颜色,这样物体看起来就像他们在自然光下一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造光源复制出来的颜色,有时会显得非常接近,有时则明显不同(如下图所示),而显色指数(CRI)衡量的正是这种相似度。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高CRI的光源之所以能更好地还原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它具有更完整的光谱。如果我们LED灯的光谱组成与自然光不同,那物体看起来的效果也会打折扣的。

尽管白炽灯和卤素灯泡的能源效率很低,但其CRI很高,是理想的。

荧光灯的CRI值往往比较低,低质量的灯CRI是低于70的。

LED灯的CRI值则根据产品质量的不同,差异很大。低端产品有CRI低于70的,而高性能的LED灯,CRI也可以接近。

如果是带有ENERGYSTAR认证的灯,一般CRI最低都有80,这意味着你应该尽量寻找带认证标签的灯,以获得高质量的照明。带有ENERGYSTAR标签的产品,意味着其照明质量是可靠的,因为它通过了严格的实验室测试。

当然,在选购LED灯泡时,CRI越高,价格一般也是越高的。不过,对于一些地方来说,CRI指标确实非常重要,比如美术馆和购物中心商店。

References

[1]Basicconceptsoflightingdesig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8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