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优势 >> 水测家缆道雷达测流系统
产品介绍:
SCJ-ZDLL01自动雷达波测流系统由缆道塔架、自动运行车、雷达流速仪、遥测终端机、LORA终端、水位计、供电系统以及充电桩组成。设备采用低功耗设计,采集时间可以设置,同时设备支持在线值守,随时召测。遥测终端机集成4G通讯模块,同时支持有线以太网接入,设备支持远程设置与召测功能,广泛应用于中小河流的在线测流,为大江大河高洪水位时提供全天候的在线监测。
移动式雷达波测流系统安装方便、测流迅速、不受风雨和停电限制,适应高流速、宽河道测流,也可用于巡测和一般性测流。应用于水文监测、防洪防涝、环保排污监测等领域。
工作原理:
整体安装示意图移动式雷达波测流系统通过架设简易缆道,在缆道上悬挂雷达运行车和雷达流速仪,通过安装的雷达水位计或者其他水位测量装置结合大断面数据和测流垂线参数,雷达运行车自动根据垂线位置测量每个垂线的流速,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发送到控制及传输系统,控制及传输系统内的遥测终端机会计算出每个小断面的流速、流量、面积等数据,所有垂线测量完成后,自动计算出大断面的过流面积、平均流速、流量等数据,最终上传到平台供用户分析查看并下载。
系统拓扑图多垂线测流原理:
在很宽的河道上面使用速度面积法测流时,如果只依靠一个流速点去计算,这样显然不合理,因为宽河道不同位置的流速区别很大,比如两岸可能几乎没有流动,又或者一侧流动,一侧死水,像这种情况,如果水浅临测需要涉水多流速垂线测量,如果在线监测,需要使用多垂线测流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河道截面不同位置进行多个流速测量,在已知大断面的情况下,将大断面根据测流垂线位置分为不同的小断面,每个小断面单独计算流量与平均流速,多垂线测流法在水平方向上分多个垂线,在垂直方向可以根据不同水深分不同的测速点。
垂线流速
一般在线测流时,通过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或者雷达流量计无法测量不同深度的流速,所以一般单点测速我们会选择0.6倍水深处的流速,而雷达流速仪测量的是表面流速,想要更高的精度需要进行人工校核补偿。
大段面测流
大断面数据就是河道的剖面坐标数据,通常需要人工测绘得到,在有缆道铅鱼的水文站可以通过铅鱼进行测量,没有水文站的河道可以通过测深仪进行测量。
大段面成果表
SCJ-RTU01遥测终端机中输入的大断面数据
岸边系数
由于岸边可能存在回水或死水位,以及岸边的粗糙程度不一样,需要一个经验系数进行补偿,通常的岸边系数取值如下:
水位
水位通常是通过岸边站的水位计测量得到,根据现场的环境,使用不同的水位计,有垂直岸边的可以选择非接触的雷达水位计,如果是岸边坡度很缓,可以选择气泡水位计或者压力水位计,水位与大断面坐标以及垂线位置可以将大断面的过流面积分割成小的区域面积。
多垂线区域示意图多垂线测流的流量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到水位H,然后采集到每个流速垂线的垂线流速,也就是通过在每个测流垂线位置安装流速仪来采集到的原始流速,原始流速通过系数补偿(不是必须的)得到垂线流速,如上图所示,3个测流垂线,假设3个垂线的流速分别为v1,v2,v3,4个区域面积分别为s1,s2,s3,s4,那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4个区域的平均流速,平均流速的基本计算方式为:岸边的平均流速是靠近岸边的垂线*岸边系数得到,中间两个垂线间的平均流速是两个垂线流速相加然后除2得到,假设4个区域的平均流速为va1,va2,va3,va4,起点岸边系数为a1,终点岸边系数为a2,那么4个平均流速计算方式如下:
va1=v1*a1;
va2=(v1+v2)/2;
va3=(v2+v3)/2;
va4=v3*a2;
4个区域的面积需要通过大断面坐标与垂线位置以及水位计算得到,在水测家遥测终端机中集成了算法,这个算法一般不需要人工进行计算。
现在需要将4个区域的瞬时流量q1,q2,q3,q4进行计算,计算方式为速度乘以面积:
q1=va1*s1;
q2=va2*s2;
q3=va3*s3;
q4=va4*s4;
上面计算得到了每个区域的瞬时流量,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整个断面的平均流量q,以及断面平均流速va,断面过流面积s,计算方式如下:
q=q1+q2+q3+q4;
s=s1+s2+s3+s4;
va=q/s;
在遥测终端机中设置
使用配置助手连接遥测终端机,在中设置大断面数据以及垂线位置,以及每个垂线对应的流速仪的通讯地址,配置如下:
之后设置好水位计,选择水位计型号,安装高度,高程等,即可正常开始采集与计算,通过多垂线的方式进行流量采集计算。
最后可以通过水测家云平台进行数据查看,遥测终端机RTU也可以进行数据存储于导出,生成标准的报表。
历史数据与垂线流速流量报表历史数据与垂线流速流量报表水测家云平台查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