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前景 >> 太空电梯幼崽我国测试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
从官媒的介绍来看,这个装置类似微重力落塔,要想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是水池,各国航天出舱训练,都是在水池里进行的,它的特点是大,但与真实的太空微重力环境还是有较大区别的。第二种办法是用运输机俯冲,或者做抛物线运动,来获得短暂的失重体验,而第三种办法就是建微重力落塔,让物体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创造一个微重力的内部空间,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
而这回中科院启动试运行的,就是一种微重力落塔,但和传统的单程落塔不一样,它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是亚洲第一座,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传统的单程落塔一天只能做2到3次实验,而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每天可以做近百次实验,间隔时间小于10分钟,准备时间也只要1到2天。
更重要的是,传统落塔在降落回收阶段,试验舱和实验载荷要承受20g左右的冲击,而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回收加速度都可控制在3g左右,过载加速度不超过5g,如果再造大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载人了?最关键的是,它的微重力数据还是可调的,可以模拟近地轨道、月球重力和火星重力等各种太空环境。
讲了这么多,道理都说透了,可是一看到它的外形,还是会联系到太空电梯,特别是有些媒体还给画面配上了《流浪地球2》的音乐,真是不能不让人多想。电磁弹射本身就是太空电梯运行的最好方式,《流浪地球2》电影里的火箭助推反而是一种折中和妥协。
实际上,电磁弹射正在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改变,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还有电磁炮、电磁火箭炮、电磁火箭,比如航天科工的“羽舟”和“轻舟”,就是用电磁力发射电火箭和液体火箭。
另外,在航母上,除了船艏的电磁弹射器之外,还有很多电磁技术一展身手的地方,比如电磁拦阻索、电磁升降机等。美军福特级航母安装的先进拦阻装置,就是一种电磁拦阻索,通过先进的电磁拦阻发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着舰过程中的力度和速度,提供更安全和可靠的拦阻能力,并且能够让一些此前无法在航母上降落的飞机安全着舰,比如机身结构比较脆弱的无人机。
至于电磁升降机,“福特”级航母上就安装有11台,叫做先进弹药升降机,虽然一直磕磕绊绊,大约有一半在航母服役后不能投入使用,但它的优势的确是非常明显的,使用电磁马达将弹药从武器库运送到甲板上,省掉了电缆和滑轮等笨重的设备,从理论上说,可靠性大为提升,但在福特号航母上的实际测试反而故障百出,但这不是它的问题,而是美国去工业化之后的普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