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量装置 >> 测量装置前景 >> 重磅2023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全文
联合发布
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设计监测分析组《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终端编辑组目录
一、总述二、评测(外观、屏幕、处理器、影像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三、总结(总分榜、手机设计十大趋势)壹
总述
年是5G发牌第四年,也是5G终端市场持续渗透的一年,在年第二季度,国内5G手机市占率逼近50%,5G手机市场依然呈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受国际经济大盘和疫情残留影响,手机市场整体恢复较为缓慢,随着产业指导政策和影响力企业的战略调整,手机终端市场格局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手机产品形态和性能的比拼空前激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者收入下降,导致市场对包括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减少。同时,疫情时期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供需脱节问题还持续存在。在此背景下,国内手机厂商给出了各自对策积极救市,有的厂商加大新品研发力度,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功能来吸引消费者,有的厂商通过增加国际国内销售推广渠道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有的厂商则采用降本增效、补贴优惠的措施力求清库存穿越周期。工信部数据显示,年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0亿部,同比下降4.8%,其中,5G手机出货量1.02亿部,同比下降6.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9%。年1——6月,上市新机型累计款,同比增长1%,其中5G手机85款,同比下降24.1%,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1.9%。从用户体验角度观察,现有市场手机产品的品质和售后保障在不断提高,产品耐用度持续增加,同时手机产品依然缺乏足够的创新,无法激发新的购买力。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逼近34个月,如何在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水平持续提高的同时,激发用户换机潜力,成为产业面对的重大课题。目前来看,市场现存高端智能手机同质化程度较高,但厂商已经意识到手机不能仅仅限于影像、屏幕、续航、5G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产品在细分领域还需打出差异化,部分厂商已经开始涉足新的产品形态和针对细分市场更极致的产品体验,这也同时激发和解决了部分用户的换机和购机需求。长远来看,产业依然对5G手机市场潜力充满信心,手机的性能提升和场景体验提升仍然是各大厂商增强既有用户黏性、增加用户转化、夯实未来竞争力的基础,但在现有竞争环境下,创新再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些手机参数的提升,更需要厂商努力探索包括AI、元宇宙、5G消息、卫星通信等创新体验深水区。作为手机创新周暨第11届手机设计大赛专项研究,《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特别甄选出目前手机市场上16款代表作品作为中国智能手机设计监测样本。此次被列为监测对象的16款机型,都是活跃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旗舰产品,我们以“设计”元素为考量基准,在不考虑品牌溢价的大原则下,甄选出的16款旗舰机型,代表了当下中国智能手机设计最高水准和真实水平。这16款手机分别是:vivoX90Pro+、iQOO11S、OPPOFindX6Pro、荣耀Magic5至臻版、小米13Ultra、华为P60Art、中兴Axon50Ultra、红魔8SPro+、一加Ace2Pro、三星GalaxyS23Ultra、vivoXFold2、OPPOFindN2、荣耀MagicV2、小米MIXFold3、华为MateX3、三星GalaxyZFlip5。项目组对这16款手机在外观、屏幕、处理器、影像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10个维度进行测评、比对。并通过具体测评,对年有代表性的中国手机进行设计排名,设计最优参数配置模型,并给出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从年起,项目组已完成11期监测报告,并发布8本白皮书,监测代表机型超余款。本次设计监测报告,旨在5G发牌四年之际,为手机产业链设计创新提供更多思路,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方向。贰
评测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终端编辑组、第11届手机设计大赛手机设计监测分析项目组,结合目前手机业界技术配置分类、市场主流标准和专业模型,为手机设计确定了监测模型。项目组手机设计监测共设10大项监测类别解剖手机,这10大项分别是外观、屏幕、处理器、拍照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在每一大项下,又分别设若干子监测点,从更细致维度监测这16款手机。对每个维度,项目组给出评分(满分为10分)。综合10个维度得分,项目组给出最终16款机型的最后综合得分(满分为分)。作为手机制造中的重要环节,手机的外观设计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与产品竞争力,随着折叠屏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影像能力的不断提升,手机外观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变革。本期监测报告的外观设计部分,我们选择手机尺寸、配色、材质三大维度,来定论本次监测的16款手机。尺寸
自年首款全面屏手机的问世,随着工艺的成熟,手机尺寸的发展已经接近握持的极限,也正因此,年的手机尺寸整体仍保持稳定,从样本的16款机型来看,无论是折叠屏还是全面屏手机,长度在mm~mm间的手机接近90%,仅有OPPOFindN2和三星GalaxyZFlip5两款手机的机身长度不足mm,而这两款也都皆是折叠屏手机,印证了当前手机尺寸设计已经足够成熟且稳定。
而经过又一年的深度发展,旗舰直板机的轻量化又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代手机的外观设计主要追求的是简洁、时尚、轻薄和人性化,轻薄的设计不仅能够让手机更加便携,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但由于影像能力的突破和旗舰机的“堆料”现象,平衡性能与轻薄的关系对于旗舰机显然是不小的挑战。在监测的16款机型中,虽只有中兴Axon50Ultra与三星GalaxyZFlip5两款机型重量低于g,但是诸如华为P60Art、iQOO11S、OPPOFindX6Pro、荣耀Magic5至臻版这些影像或性能旗舰在装进诸多影像模组的同时,依然将重量保持在了g附近,这一表现已经可圈可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四年里,折叠屏在手机厂商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从0到1”的产品形态识别阶段,让一定规模的消费者认可折叠的意义,但由于内折折叠屏的出现,主屏与副屏的搭配让这类型的折叠屏的重量大幅提升,去年也有不少重量超过g的手机,成为不少消费者选择的痛点。而今,年折叠屏的轻量化设计也迎来了突破进展,今年入围的五款大折叠的重量均将重量压进g内。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则是荣耀MagicV2,首次将折叠屏厚度带入“毫米时代”,闭合态薄至9.9mm,展开态薄至4.7mm,重量仅为g。让折叠屏拥有直板机的便携体验,这一出色的表现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无疑,折叠屏的减薄、减重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今后的折叠屏发展,还需要手机厂商在不断保证出色的性能与影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大屏需求和对移动终端便携性的平衡。
材质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质感与外观需求的不断提升,加之环保意识的增强,手机厂商在手机的材质选择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初手机厂商通常采用塑料和金属等传统材料制造,如今传统的材质也经历了不断的创新,新型材料也逐渐得到应用。手机材质主要分为玻璃、陶瓷、素皮等,玻璃材质具有优美的光泽感和透光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信号穿透能力;陶瓷材质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信号穿透能力和绝缘性,但相对重量较沉;素皮材质具有天然质感和环保特性,但在保养方面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随着手机配色的不断花样翻新,手机厂商在一款手机上已不拘泥于一种材质选择,综观入围的16款机型中,就有五款机型分别提供了素皮与玻璃的材质可供选择。其中,小米MIXFold3更是创新地使用了皮纹玻璃,兼顾素皮的触感和玻璃的特性,十分亮眼。中框材质的选择上,金属中框已成为旗舰级的标配,相对塑料中框,金属中框的质感更好,耐用性更强,以保持机身强度和对大屏的支撑。在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有13款搭配了金属中框,而其余两款vivoXFold2和三星GalaxyS23Ultra更是搭载了铝合金框架,相对于传统的金属中框,铝合金框架在成本提升的同时,拥有更好的触感、金属光泽、耐磨与硬度,唯一采用塑料中框的是定位于中端市场的一加Ace2Pro,可见,在中框发展,除非有更多新材料的出现,金属中框依旧将长期处于旗舰手机的首选。
配色
在当前手机市场尺寸已无过多突破的当下,颜值设计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竞争因素,外观设计需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还需要体现品牌特色和产品差异化,无数手机厂商希望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包括色彩搭配、图标设计、字体选择等在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体现品牌的价值和文化。
在16款样本机型中,作为旗舰机型几乎每款都有沉稳的配色可供选择,然而质感却都有不同,如OPPOFindX6Pro所采用的云墨黑较以往黑色融入了更多灰色来调高整体颜色饱和度,一加Ace2Pro更是告别以往的沉寂黑色而选用钛空灰给喜欢沉稳配色的消费者更多选择,荣耀MagicV2的绒黑色更是带给黑色一种具有丝绒感的深色调,在视觉感受上,绒黑色由于其丝绒感,会折射光线,呈现出细腻光滑的触感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可见,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颜值设计将在手机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具备高颜值的智能手机产品。
2屏幕目前,屏幕作为手机最重要的模块之一,是本次监测报告的重点项目。我们选择屏幕尺寸、分辨率、屏幕材质、像素密度、屏幕刷新率等五个维度,对年手机屏幕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屏幕尺寸
目前,智能手机屏幕仍以大尺寸为主流,本次监测的16款手机更是如此,屏幕尺寸均突破6.5英寸,而大尺寸折叠屏监测手机的加入,更是让16款监测手机的平均值达到了7.07英寸。其中,直板形态屏幕最大的为OPPOFindX6Pro,屏幕尺寸为6.82英寸,折叠屏最大的则是小米MIXFold3与vivoXFold2均为8.03英寸,这也反映了屏幕比例、整机设计在兼顾使用与便携等条件下,屏幕尺寸的上限值。分辨率
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通常以像素为单位。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屏幕能够显示的图像细节越多,图像看起来就越清晰。如今,手机分辨率的突破则稍显缓慢,继去年2K屏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目前2K屏似乎已成为旗舰机的标配。其中,在监测的16款机型中,vivoX90Pro+、iQOO11S、小米13Ultra的分辨率都达到了3×,与去年相比甚至略有下滑。可见,在屏幕尺寸迫近极限的同时,手机分辨率的进步也趋于平缓。
屏幕材质
在分辨率迫近天花板的当下,屏幕材质成为了手机厂商比拼硬实力的关键部分。目前,低耗电、高色彩、易延展的OLED屏幕已然成为主流,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旗舰级无不搭载OLED屏幕,但由于峰值亮度的不同,AMOLED也分E3、E4、E5、E6等,在监测的16款机型中,vivoX90Pro+和iQOO11S更是搭载了LTPO4.0E6屏幕。作为目前市面最顶级的屏幕之一,LTPO4.0E6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彩准确度、高刷新率和低功耗等优点。这种材质的屏幕可以实现自适应刷新率,根据屏幕内容实时调整刷新率,从而降低功耗,延长手机电池续航时间。而作为屏幕生产设计厂商的三星,在三星GalaxyS23Ultra的机身更是搭配了自家最为先进的DynamicAMOLED技术,这一面板可以通过改变发光材质,实现更广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亮度,在更广的色域范围,提供更加鲜明、生动的图像。
众所周知,韩国企业在OLED产业链一直处于强话语权地位,随着需求的不断激增,特别是在折叠屏市场的出现,中国厂商接连攻城拔寨表现抢眼,在三星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OLED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在折叠屏市场,CPI材质和UTG材质逐渐被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