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8316979361088&wfr=spider&for=pc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事故种类采取不同的措施,找到故障的根源,最终确定事故处理的办法。根据继电保护事故的现象,就可以确定事故的种类,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法。下面介绍事故查找的一般方法。根据故障现状处理当保护出故障时要顺利地查明原因,借鉴过去的经验对于经常出现的故障是容易排除的。对于复杂故障全凭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根据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查找。1.根据故障信号现状查找故障根据现场的光字牌信号、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器的录波图形、装置的灯光显示信号、保护掉牌信号等是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根据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判明故障点出现在二次回路上,要尽量维持原状,做好记录,待做出必要的分析并制定出事故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以免由于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根据一次线索查找故障根据信号指示来判断是否一次设备发生了故障,这是电气事故分析的基本思维方法。在无法分清是一次系统故障还是继电保护二次设备误动作的前提下,最简单的办法是一次、二次方面同时展开工作。对一次设备进行一些观察、检查、检测工作,可以很快得出结论,同时开展二次设备的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保护工作人员提供极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一次系统故障后,若继电保护能够正确动作,则不存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事故处理”的问题,若一次系统没有发生故障而继电保护动作,或者一次故障与二次故障同时发生的情况。采用逆序检查如果利用指示信号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出继电保护事故的根源时,应采用“逆序检查法”。逆序检查法就是从事故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地往前查找,直到找出原因为止。例如某设备的电流电压保护功能逻辑(正逻辑)见图1-32。图1-32 某设备电流、电压保护假设输入电流元件没有动作时出口元件有动作信号输出,可按下列顺序检查。第一路:或门→t1→比较1→滤波1。第二路:或门→t2→比较2→滤波1。第三路:或门→t3→比较3→滤波2。假设查到t1有高电平输出;t2、t3均为低电平,则问题出在第一路,假设t1的输入为正常低电平,则表明t1元件损坏,依次类推。逐级逆序检查的方法常用在保护出现误动现象时。顺序检查检查时根据现场的检修规程,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查、定值检查、电源测试、元件检查、特性检查等顺序检查。全面的顺序检查法常用于继电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错误的事故处理中。1.顺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与检验调试相类似,目的是运用检验调试的方法来寻找故障的根源,但事故处理又不同于检验调试,前者的任务是寻找故障点,而后者则是检查装置的所有性能指标是否合格,然后将不合格项调整到合格的范围以内,指标的不合格却不一定会导致故障。(1)设备元件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保护元件有无机械损伤、烧坏、脱焊、螺丝松动等问题。对保护装置进行全面、仔细的外观检查,可以发现有外部损伤的事故。外观检查的内容如下:1)根据保护插件、插头接触情况。检查保护元器件的完好性、颜色、焊接是否正常。2)检查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情况。检查插件固定支架的螺丝、电流端子的螺丝是否拧紧,互相之间是否有接触及过热现象,带电部位距边框金属件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3)检查插件板上各元件及导线的高度是否不超过框架的高度。4)检查整定插销、拨轮位置是否正确。5)检查各端子排连接紧固,接线是否正确。检查所有接线有无压伤现象。6)跳闸连接片、合闸连接片等连接逐一试验,确保连接片退出后回路断开,连接片投入后回路接通。7)检查操作开关、操作按钮是否正常。(2)绝缘检查。断开交流电流电压回路的接地点。1)强电回路的绝缘检查。保护屏强电回路用V绝缘电阻表测试。要求绝缘电阻大于10MΩ,带全部外回路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MΩ。2)弱电回路的绝缘检查。弱电回路用不大于V绝缘电阻表测试,绝缘电阻大于10MΩ,带全部外回路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MΩ。[注意] 绝缘测试时应将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全部停电,电压回路也已开断后才能进行。(3)电源检查。在电源的输入端接通电源后进行下列项目检查:1)检查输出的逐级电压。2)测试交流成分。3)检查稳压性能。(4)整定值检查。1)检查整定位置的正确性。2)测试保护的整定值是否与整定值单相符。3)若发现整定值有问题,应分清是计算错误还是整定错误,并予以纠正。(5)特性检查。1)与整定值有关的特性检查。检查整定值下的特性是否与记录相近,若相差较大,应检查其原因并处理。2)与整定值无关的特性检查。检查与整定值无关的特性曲线与记录值相比较。(6)逻辑检查。对保护的逻辑配合、逻辑关系应逐步检查,找出错误逻辑的根源。(7)电位测试。对电子设备保护的一些测试点,应按要求检查其静态工作电位。在测其保护动作后的电位时,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诸如利用按钮、短接前一级或者加交流信号。(8)触点检查。1)输入触点的功能检查。模拟开入量输入信号接通,相应的内部逻辑状态应有正确的反应。2)输出触点的功能检查。在输出信号继电器动作后,触点输出应正常。(9)传动试验。对配置的每一种保护、且动装置等,应相互配合作联合试验,检查每一跳闸出口继电器,合闸出口继电器的跳合闸能力,以及相互配合的逻辑关系的正确性。以上检查内容应根据故障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选择应用。2.顺序检查法注意事项(1)检查元件外观及绝缘情况。外观检查及绝缘检查一般要求在设备停电后进行。(2)根据故障的现象判定故障点。在进行外观检查而没有发现问题后,应该进行识别故障保护及自动装置集成块、元件、特性变差或损坏的表现。一是重视故障现象,二是观察故障现象的特征。(3)故障的范围判断。根据故障现象,抓住故障特征,尽快判断出故障的范围,把故障点压缩在最小的范围以内。判断故障范围关键在于熟悉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方框图,清楚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单元电路在故障状态下对整套保护装置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可以划定故障的范围。(4)确定故障的元件。由故障现象所判断出的故障范围内发现故障元件,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测试仪器,把故障范围内的有关部位的电压值、电阻值等参数及波形,根据需要测试出来,根据原理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元件。整组试验法整组试验方法的目的是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功能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正常。整组试验的方法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其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在进行整组试验时输入适量的模拟量、开关量使保护装置动作,如果动作关系出现异常,再结合上述逆序检查法去寻找损坏的元器件。事故处理要求在事故现场的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装置元件特性参数与标准值相差很远时,应仔细检查试验接线、试验电源、电流电压的极性、试验仪器、试验方法等是否存在问题。确认这些方面正确无误后,再考虑被试元件的问题。1.处理事故时对试验用的电源及仪表的要求(1)对试验电源的要求。在进行保护检验时,要求用单独的供电电源作为试验电源。若条件不允许,则应核实所用电源能否满足三相电压为正序和对称,并检查其正弦波是否良好、中性线连接是否可靠、容量是否足够。(2)对仪器、仪表的要求。诸如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取电压信号的仪器必须选用具有高输入阻抗者,以免影响测试的结果。移相器、三相调压器应注意其性能稳定及对称性,毫秒计的精度要高。另外,可以选用经过鉴定的综合试验仪器以简化接线。2.对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的要求工作人员要了解继电保护故障的基本类型,掌握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是提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事故处理要求工作人员思路清晰、动作迅速、分秒必争。只有思路清晰、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才能在消缺时不会扩大故障,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事故处理工作和其他技术工作一样,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为提高事故处理的水平,相关人员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1)具有电子技术知识。由于电网应用的是微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及微机知识。(2)必须掌握电力继电保护的原理。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所产生的故障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迅速确定故障部位,找出并更换损坏的元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必须全面了解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性能,并且熟记其方框图,熟悉电路原理图。(3)具有有关继电保护方面的相关的技术资料。一般情况下在现场应具备以下资料:继电器检修规程、产品说明书、调试大纲、调试记录、定值通知单、整定试验记录、电路方框图、电路原理图、标准电压值、电流值、波形以及有关的参数等。这些资料要靠平时的收集与积累,特别是在检修及消缺后都要做好记录,作为下一次检修及消缺的参考资料。3.查找故障时运用正确的方法查找处理继电保护故障必须防止经验主义、纸上谈兵、盲目动手的错误做法,否则不但不能迅速排除故障,反而容易使故障扩大或导致问题的复杂化。因此,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故障处理,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对于顺序检查法、逆变检查法和整组试验检查法,现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在实际的故障处理时,往往经过某些简单的检查,一般的故障部位就会被查出。如果经过一些常规的检查,仍未发现故障元件,说明该故障较为隐蔽,应当引起充分重视,此时可采用逐级逆向排查方法,即从故障现象的暴露点入手去分析故障原因,由故障原因判断故障范围,在故障范围内确定故障元件并加以排除,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恢复正常。如果仍不能确定故障的原因,就要采用顺序检查法,对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进行认真的分析。4.处理故障的几种基本方法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故障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1)测量电阻判别法。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电阻和元件阻值确定或判断故障的部位及故障的元件,一般采用电路电阻测量法,即不焊开电路的元件,直接在印刷板上测量,然后判断其好坏。(2)测量电流判断法。利用万用表测量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稳压电路的负载电流,可确定该电路工作状态是否正确、元件是否完好。常用的回路电流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取样测量三种。对于小电流(微安级)的测量,可将万用表直接串在电路中进行测量;对于毫安级以上的较大电流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法,即测量回路中某已知电阻上的电压而求得电流的方法。如果在电路中找不到合适的电阻,可采用取样测量法,具体的做法是找一个适当功率的小量值电阻串在回路中,测量该电阻上的压降,计算出电阻中的电流。(3)测量电压判断法。对所有可能出现故障的电路的各参考点进行电压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已知的数值或经验值相比较,通过逻辑判断确定故障的部位及损坏的元件。(4)插件替代、对比、模拟检查法。替代法是用规格相同、性能良好的插件或元件替代保护或自动装置上被怀疑而不便测量的插件或元件。对比检查法是将故障装置的各种参数与正常装置的参数或以前的检验报告进行比较,差别较大的部位就是故障点。模拟检查法是在良好的装置上根据电路原理,对其进行脱焊、开路或改变相应元件的数值,观察装置有无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若有相同的故障现象出现,故障部位及损坏的元件被确认。5.不同类型保护装置事故处理方法电气运行人员或继电保护工作者要全面掌握事故处理的技巧,除了具备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一次系统设备以及相当的运行技术以外,还应熟悉继电保护检验规程、继电保护的检验条例以及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还要清楚各类保护的事故处理的方法。(1)分立元件事故处理的方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或微机继电保护相比,直观、元件参数及原理容易理解。在由分立元件所构成的保护装置中,各元件的工作特性、工作状况都可以用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查,因此,分立元件的保护出现故障后,现场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找出故障器件并进行更换,使问题得以解决。(2)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方法。微机继电保护与其他一般的保护有着共同的一面,装置的测量、判别和输出等环节的工作过程是一致的,保护装置的逻辑框图也基本相同;两者不同之处是工作方式不同,计算机保护是用执行逻辑计算程序的方式完成其工作的。掌握专业特点保护的原理也就理解了。最终是固化程序与执行程序,程序的固化必须借助于开发产品的开发系统,利用开发系统把根据保护逻辑编制的程序“写入”程序存储器,然后微机自动地按照程序的步骤进行工作。目前运行单位在现场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事故处理时能够进行的工作是更换插件或更换芯片。微机继电保护常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1)显示功能不正常。检查判别驱动显示器的芯片是否损坏,确认损坏后更换。2)输入信号数值不正确。检查测量通道元件是否损坏,确认损坏后更换。3)温度特性不能满足。当环境温度升高,保护性能变换时,应更换温度性能好的芯片或采取限温措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37.html